一問: 什麼是黑絲帶行動?
一答: 黑絲帶行動:不集會,不遊行.三天內所有同情者,配帶黑絲帶,將微信頭像更改為黑絲帶圖片為陳主任,為我們的處境。。。2016-05-07,12:39廣東省人民醫院口腔科陳仲偉主任,搶救無效,離我們而去。。.天堂沒有醫鬧,沒有殺戮,請您為他配戴三天黑絲帶。
二問:為什麼「百度魏則西」更為人知?
二答:魏則西,他走了,驚動了中央……因他是患者!
陳仲偉走了,沒人關心……因你是醫生!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魏則西!但絕大多數人不會是下一個陳仲偉主任!繼續冷漠著你們的冷漠。最後冷漠的你們必將成為被冷漠的對象!
三問:魯迅為什麼棄醫從文?
三答:「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一魯迅
以上三問三答來自本人朋友圈信息。
我只是感慨黑絲帶行動,它無能為力的靜默行為.終將湮滅。靜默的行動暴露的只是醫生這個工種知識分子的軟弱。
「傷醫殺醫」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裡屢見不鮮:「扁鵲見蔡桓公」裡逃之夭夭的中華醫聖;「三國」裡被曹操砍頭的華佗神醫;皇族駕崩後對「無能」太醫們的陪葬砍頭.
終極原因援引我前文「醫學理想的平凡之路」:
「醫學院的人才們始終走不出醫院科室和大學研究部門的小圈圈,無法將權力嫁接到技術,造成對社會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足殺醫,傷醫,被醫療體制改革,媒體的集體黑背後其實是因為醫生這個群體終究只是技工,無法聯繫動用政治暴力工具來震懾其它群體,進而保護自己」。
「醫生群體間經常有這樣的討論:除過行醫,我們還能做什麼?一大通設想被否認之後,最終做出安於現狀的總結。曾幾何時,這個職業最貼地氣,它引領過無限風光的理想實現之路。縱看古今中外:諸如魯迅、契訶夫,餘華一批的思想、作家,諸如孫文,切格瓦拉一批的政治革命家。但在當下,無數的醫生們疲於奔命在臨床診治,科研文章,職稱評估上,困圈於辦公室,手術、講臺。根本無暇無機會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更無從談及影響一代青年群體的思想,甚至連基本的公共衛生教育都無法惠及,導致了民眾被所謂綠豆,南瓜包治百病的一批偽科學思潮影響。不禁想問:天天遊走於生死之間,蘊博弈上帝死神之大能的醫家們,難道也無法免爭名利之俗?這個職業給予了我們認清生命本質的機會,難道這群人不該是最有勇氣的理想主義者們?」
要麼儘早轉行!要麼給這個職業一場徹底的geng ming!否則今天你為別人改黑絲帶,明天別人為你黑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