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主不結運費,司機憤怒出手,場面血腥」、「貨主被司機一槍爆頭,原因是17000塊錢運費」,在微信群裡偶爾總能看到這樣的信息,不少的卡車司機因為「憤怒和無奈」被逼上了絕路,結局實在令人惋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無論在哪裡,貨運市場從來都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司機貨主暴力相向並不是偶發事件,矛盾得不到解決,問題被不斷地來回「踢皮球」,信息部的「打太極」都是造成卡友走向極端的原因。記得大概在去年6月20日左右,在山東威海一綜合批發市場發生了一起悲劇。貨主以貨車爆胎兩次未能按時抵達為由,強行要求扣除卡友2000元運費。經反覆協商未果後,司機一時衝動,導致貨主離世,最終釀成慘劇。這僅僅是個例嗎?並不是,在卡車之家的論壇上已經看到過數次類似的案例。正如,2017年發生的這起悲劇,僅因200元的糾紛,導致悲劇重演。試問,任何一位卡友缺200元的運費嗎?實際並不是,更多的是經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這200元是導致壓抑情緒爆發的缺口。沒有身在其中,誰又能體會到他當時的憤怒呢?但因為憤怒而採取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實屬令人惋惜。運輸合同的貓膩、回單的套路、信息部的吃差價,隨便找一個老司機都能有講不完的痛楚。貨運糾紛往往集中在運費結算之上,關於剋扣運費,或許每一位不良貨主都有數不清的「心得經驗」。
運輸合同、回單 數不清的貓膩:運輸合同上面的糾紛,從來沒有少過。曾經跟著一位卡友,從河北保定拉包菜前往廣州江南果蔬市場,發貨時老闆並沒有過多的提時效要求,運單正面也無標記,恰逢凌晨出發,也沒細看。到達湖南高速收費站檢查「四證」的時候,才無意間發現運單背面寫著要求20多小時到達廣州。對於一位剛跑沒幾趟貨的卡友來說,算是被深深上了一堂課,超時1小時扣1000元,試問有多少人能保持良好的心態?
貨運糾紛 被踢皮球:從過去卡友多次反應的問題來看,一般批發市場監管方基本不會積極處理此類事件。另一方面,由於此類事件多為經濟糾紛,警方難以通過職權以外方式進行處理,通常會協同市場管理部門進行處理。然而,有些時候,問題始終難以以妥善的方式得到解決。類似的遭遇,幾乎時刻的發生在各大貨運市場之上。除了貨運道路上的各種「套路」之外,甚至連裝卸工也成為了「大爺」,同為貨運市場的底層建築,即便是這樣,都一直在相互的為難著。在我國的中長途公路運輸中,有超過半數的卡友以散戶為主,他們面臨共同的問題就是
低運價和少貨源。大多數卡友獲取貨源的方式為貨運平臺、老客戶以及微信等方式,大部分貨源都不太穩定。另一方面,貨源被多渠道轉手,信息不對稱,價格被一壓再壓,從而導致這個群體普遍存在飽一頓、餓一頓的現象。即便如此現象之下,剋扣運費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常態。在問題和糾紛上,一旦貨運糾紛沒有得到妥善解決,衝動之下,極其容易造成悲劇。人都有情緒,也別是受到不公平待遇之後,本能情緒上就會出現抵抗,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難以控制出手的時候。但是,暴力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往往更多的時候是帶來嚴重的後果。跑車更多的是養家餬口,改善家庭的生活質量,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毀掉整個家庭,家裡父母妻兒何嘗不是盼著你能平安出行,順利歸來。
遇到事情,但凡請先冷靜,別動手,動手就是輸了。或許,我們每個卡友或多或少都曾遇到過這些無良的貨主和市場部門的踢皮球,甚至也有被逼到絕路的時候,這種時候,暴力非但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可能將你推向深淵。現如今是法治社會,法院起訴也是一種維權渠道,雖然過程有時候不會太快,但一定公平。
最後再次提醒卡友,遇到事情別衝動,我們並不是一個人。(文/苟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