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紅包,這個世界就變得很奇怪:
地上掉的鋼蹦兒懶得揀,卻為了手機上幾分錢的紅包搶得不亦樂乎;
升職加薪了,發個紅包讓朋友們搶一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鬱悶難過了,在群裡抱怨一聲,立即有人發紅包過來安慰;
……
這年頭的紅包,不用望眼欲穿苦等過年,隨時都能有意外的收穫。錯過群裡的一個紅包,仿佛錯過了幾個億!
難怪有人總結說:為了塊八毛,引無數土豪競折腰!
搶紅包如此開心, 你知道紅包是怎麼來的麼?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有包紅包的習俗?
如果不知道,接下來的內容一定不要錯過。
——我是漲姿勢的分隔線——
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據傳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紙幣開始流通,壓歲錢才正式演變為用紅紙包裹。
而除了中國 ,亞洲很多國家也有包「紅包」的習俗哦,只是各國紅包的顏色卻大不相同。
馬來西亞的"青包"
馬來人素來鍾情於青色、蘭色和黃色,因此他們的紅包以青色為主,馬來西亞華人稱它為"青包"。青包的圖案主要有清真寺、可蘭經文、民族風情及圖案,但大部分都少不了一種叫"KETUPAT"的方型糥米棕(用嫩的椰樹葉把米包紮成方型)。青包上的祝福詞是多是:「恭賀新禧,新年快樂。」
印度的"紫包"
印度人對紫色、蘭色和棕色情有獨鍾。他們的紅包以紫色為主,於是被稱為"紫包"。他們的新年叫"屠妖節",又稱為燈節,所以紫包的圖案大多為神佛、孔雀、神燈和舞蹈。
日本的「水引」
據說在隋朝時候,日本遣隋使在完成使命回國時,我國朝廷官員設宴送別並贈送禮物,在包裝上用紅白染色的細蔴繩綑紮在一起象徵友好平安。這一禮儀文化流入日本,而當時用細蔗繩打的結就慢慢地演變成今天日本著名的「水引」結繩文化。
千百年來,水引裝點著日本人的生活,在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禮儀文化,應用在幾乎所有的祝賀禮儀場合,比如迎春賀正祝壽祭祀等傳統場合。
韓國的「白包」
韓國人愛用信封,而且是白色的信封。這恐怕是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韓國人看來,白色象徵純潔乾淨,結婚隨份子時,他們也是將韓幣放入白信封中送出。
哇,好特別呀!
看完這些,土生土長的順手付君表示,還是比較中意我們中國人大吉大利的「紅」包。
所以,順手付君的紅包也是長這個樣子的↓↓↓
那你知道順手付君的紅包要怎麼用嗎?
(一)給順手付好友發紅包
打開紅包→裝紅包→選擇收紅包的人→就可以收紅包啦!
(二)給微信好友發紅包
(三)收到的紅包存在順手付帳戶餘額裡,可以在順手付裡消費和提現。
今天是感恩節,趕快長按二維碼下載順手付,給最在乎的人發個紅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