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少數民族師生走進義勒力特嘎查開展送溫暖活動

2021-02-13 興安統一戰線

 

10月23日上午,在全盟上下深入開展「守望相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之際,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由統戰部牽頭組織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師範教育系、音樂傳媒系、醫學健康系、陽光心理系、蒙古文化與公共教學部少數民族師生代表60餘人到義勒力特嘎查開展送教下鄉,現場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題宣講,為嘎查群眾送去歡樂,送去祝福,送去溫暖。

少數民族師生們首先參觀了義勒力特嘎查建設成就展館。通過講解員的解說,大家了解到,義勒力特蒙古語意為「勝利」的意思,該村少數民族佔80%,2015年還是貧弱村,發展至2019年受央視網聚焦,成功晉級為「網紅村」,2020年被列入「全國知名文化村」行列。短短幾年義勒力特的華麗蛻變,成為民族貧困村「脫貧摘帽」的典範。在義勒力特嘎查,師生們感受綠樹成蔭、花果飄香,兩河穿村而過,生態環境怡人,感受「全國生態文化村」「自治區級生態宜居村莊」 「全國文明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自治區鄉村振興示範嘎查」「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設成果,感受到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農房變客房、庭院變花園、農區變景區的美麗畫卷。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師生們與少數民族群眾共同學習、同歡樂互動異彩紛呈。活動中,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兩位教師進行《習近平治國理政》第三卷和築牢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宣講;蒙古文化與公共教學部教師面對面親情宣講黨的民族政策;音樂傳媒系和師範教育系師生進行文藝匯演與蒙古族群眾互動表演同舞同樂;醫學健康系師生為村民進行義診;陽光心理係為百姓做心理減壓測試教百姓跳心理減壓操。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了與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情感溝通,進一步增強「民族團結一家親」意識,宣傳守望相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形成了各民族師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踐行新思想、擁抱新時代。此次活動是興安學院黨委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第37個民族進步活動月開展活動的延續,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踐行守望相助理念,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快民族團結模範區建設的具體體現。興安學院各民族師生不忘初心、不負使命,繼續踐行「立足興安、面向興安、服務興安」辦學理念,為進一步築牢「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基礎,向著建設國家級民族團結示範校的目標努力奮鬥。

附:教師有感而發作詩2首                           

三個離不開記心中,五個認同總書記說;

城市和鄉村一家親,時刻記著感恩祖國;

民族師生惦念群眾,守望相助義勒力特!

中華民族是共同體,攜手同創幸福生活!

來源: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頭條】|「中華一家親 巴林草原情」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那達慕暨赤峰市第二屆那達慕大會在巴林右旗開幕
    他說,「中華一家親」系列活動是國家民委、國務院臺辦發起和指導開展的兩岸各民族友好交流活動,已成為兩岸少數民族交流的重要平臺。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赤峰市各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赤峰市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形成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合力。
  • 【第二批結對認親】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建和諧大家庭
    為切實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深入開展,加強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營造良好的民族團結氛圍,伊寧墾區公安局開展第二批「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3月11日至12日,伊寧墾區公安局張海龍副政委和蔣建新副局長分別帶隊組織32名民警分兩批來到第四師七十八團,親切看望並慰問了自己結對認親對象。座談會現場
  • 盤龍公安分局茨壩派出所被列為昆明市第二批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各開發(度假)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市委和市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昆明警備區政治工作處,各人民團體: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8〕65號)、《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
  • 落實政治責任 全面推進民族團結示範創建進醫院工作 ——縣委衛生健康工委召開2021年民族團結示範創建進醫院工作啟動會
    近日,施甸縣委衛生健康工委組織各醫療衛生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和業務負責人召開系統民族團結示範進醫院工作啟動會,對2021年創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和要求,為施甸創建國家民族團結示範縣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團團圓圓過佳節
    、點擊標題下「伊犁廣播電視臺」關注在「十一」長假裡,伊犁州直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團結一家親】農牧民新年曬出新願望
    2016年12月29日、30日,記者在烏魯木齊縣薩爾達坂鄉、水西溝鎮等地採訪「迎新年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會時,聽到了不少農牧民的新年新願望。在新年之際,就請廣大讀者與記者一起,細細品味其中四名農牧民的新年新願望。
  • 秀峰文藝 || 民族大團結 兩岸一家親(組圖)
    刊頭書法(秀峰區書畫家協會顧問  李光祖  題寫)民族大團結 兩岸一家親——臺灣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參訪團到桂林市秀峰區交流參訪側記七月的秀峰,流金似火。7月30日,桂林市秀峰區張家村儺舞廣場,載歌載舞,歌聲飛揚。
  • 【民族團結一家親】經開區千名幹部在村裡多了個親戚
    結對認親讓眾多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從此相識一聲「親人」就這樣溫暖了原本陌生的你我一個「走」字道出了親人之間增進感情的重要方式這不經開區(頭區)1694名黨員幹部來村裡走親戚了打包行李、背上行囊!從3月12日起,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1694名黨員幹部將分批前往薩爾達坂鄉、南山牧場等地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切實幫扶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高哈爾大姐,打從今兒起,咱們就結成親戚了,這是我的聯繫方式。親戚親戚,越走越親,今天我來看你們,以後也歡迎你們到我家去做客。」區教育局幹部李燕提著大米、清油等慰問品,走進了薩爾達坂鄉東南溝村村民高哈爾·烏蘭的家中。
  • 【民族團結一家親】鑽石貼見證姐妹情
    11月10日,大灣片區管委會舉行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共繡一幅感恩情」的鑽石貼作品,二十餘對結親對象一起貼起了這幅《庫爾班大叔上北京》,這對姐妹也在其中。  沒有手工製作經驗的張潔顯得有些笨拙,原本想貼一顆卻不想打翻了整盒材料,想要取下水鑽,可沾上膠後卻怎麼也取不下來。張潔被這些小小的水鑽難住了。在一旁粘貼的艾比拜·賽力甫於是開始手把手對張潔進行輔導。
  • 【愛心新疆行】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民族團結一家親」愛心新疆行啟動
    7月12日,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民族團結一家親」——愛心新疆行活動在喀什地區疏勒縣英阿瓦提鄉滾獨魯庫木村正式啟動。自治區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徐銳軍,自治區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葉爾克西·庫爾班拜克,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廣東環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偉等參加啟動儀式。此次活動是自治區社科聯、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愛心捐贈活動。
  • 【新時代文明實踐】民族一家親,愛在金色韓樂坊
    在繁華的韓樂坊社區,生活著524多名少數民族的居民,民族團結的風氣在韓樂坊湧成一股暖流縈繞在每位居民心頭。為了增進民族團結,讓少數民族居民更有歸屬感、幸福感,讓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在「十一」和中秋雙節來臨之際,皇冠街道黨工委、韓樂坊商圈聯合黨委及韓樂坊社區黨總支舉辦了「金色韓樂坊」文藝演出。
  • 宜州監獄 | 心理輔導團走進毛南山鄉 為社區矯正工作注入民族團結正能量
    應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司法局邀請,宜州監獄到環江縣社區矯正中心,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開展心理諮詢業務培訓,幫助環江縣司法局矯正中心培養心理諮詢業務骨幹,助力少數民族地區社區矯正工作健康發展。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屬於少數民族地區,要重視把民族團結的政策宣傳融入社區矯正工作中,不斷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民族團結教育,增強其民族榮譽感和認同感。
  • 鮮文俊:堅持民族團結一家親 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
    鮮文俊:堅持民族團結一家親 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走進烏蘭鎮紅嘴村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展覽館,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鮮文俊正在給村裡的幹部講解紅嘴村的發展歷程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從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看得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 他用愛詮釋民族團結
    2015年11月,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委統戰部開展困難家庭走訪活動中,新疆春暉秋實文化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勇認識了雅山片區管委會鐵西社區的努爾阿米乃姆一家,當得知努爾阿米乃姆一歲多的女兒因為高燒造成腦神經受損後,楊志勇當即決定資助孩子進行治療。從那時起,楊志勇便多了一個「妹妹」,努爾阿米乃姆也多了一位「哥哥」。
  • 【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周】結親周 讓親戚更親
    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結親周」活動,我縣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迅速行動,結合工作實際,深入住結對親戚家。通過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貼近群眾、增進了解、加深情誼,把各族群眾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
  • 陳紅天博士等深港企業家攜手紅樹林基金會共築生態夢
    、紅樹林基金會(MCF)聯合主辦的「2020同心&紅樹之夜——見圳40,同心共築生態夢」公益晚宴在深圳京基瑞吉酒店圓滿舉行。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同心俱樂部主席、祥祺集團主席陳紅天博士出席活動,並向紅樹林基金會捐贈人民幣40萬元。
  • 【深圳特區報】多民族童聲唱響特區,第二屆深圳(福田)民族童聲合唱節落幕
    本屆合唱節以「民族音樂共聚力、童聲合唱頌祖國」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廣西、雲南、內蒙、海南、四川、貴州等省份的9個少數民族少年兒童合唱團隊,及湖南安化、安仁貧困縣的合唱團,與深圳「飛越彩虹」多民族童聲合唱團、荔園小學合唱團、東海小學小腳丫合唱團等合唱團同臺演出,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和諧氛圍。
  • 【社區風採】第九社區開展「胖胖餃子,暖暖冬至」民族團結一家親融情活動
    在這值得慶賀的日子裡,第九社區黨委邀請轄區居民、結親對子、好鄰居、好同事、保潔人員等參與「胖胖餃子,暖暖冬至」民族團結一家親融情活動,共計50餘人參加。     一大早,第九社區的活動室內已經是一片歡聲笑語,和面、剁餡、擀皮……大家分工合作,井井有條。各族居民互幫互助,形狀各異的餃子很快就完工了。還有居民特意製作了五彩餃子,來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祝福。
  • 民族團結情意濃,新疆朋友又來送年貨啦!
    33歲的列提普·圖熱是新疆墨玉縣人,9年前一家人來到城西夜市從事燒烤生意,自掏腰包給社區環衛工人準備新年禮物,這件溫暖的事他堅持了四年,今年他又送出去65份新年禮物。「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我們城西小區的人氣越來越旺,生意也不錯,在這裡我們少數民族接受關心照顧多,今年我們全家都留在長沙過年,挺好的,我也想堅持多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