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在線訊:11月26日下午,3D列印在線(http://news.3d2013.com/)記者對Stratasys大中華區總經理汪祥艮進行了專訪。汪祥艮先生現擔任Stratasys大中華區總經理一職,全面負責公司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運營與發展,作為3D列印和快速成型領域的專家,汪祥艮先生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3D列印行業的發展。
記者:汪總您好,2015年,3D列印行業兩大巨頭Stratasys和3D System似乎都處於一個相對的低谷期,Stratasys的前三季度財報也並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其全資子公司Makerbot又幾度裁員,請問Stratasys或者汪總您本人對3D列印仍舊信心十足嗎?
汪祥艮:我對3D列印非常有信心,我們Stratasys公司對3D列印更加有信心。今年以來,人們所謂的低谷可能主要從股票市場來看,然而股票的變動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人們對行業的預期和整個市場大環境都是其中的因素。今天的3D列印行業相對於過去幾年來講變的越來越成熟了,客戶也越來越專業,過去大家可能覺得3D列印非常的高大上,覺得它萬能,所以就會對它有很高的預期,直接結果就是就導致了過去幾年3D列印概念股票水分太大。任何一個市場都會逐漸向成熟發展,現在人們對3D列印的了解已經趨於理性,所以股票就會回歸到一個相對實際的狀態。但是在我看來,過去的3D列印股票是不切合實際的,今天的3D列印股票同樣也不切合實際,3D列印股票的真正價值應該是介於過去和現在的。
剛剛你也提到了Makerbot,Makerbot是我們的一個戰略性收購,對於我們來講,這個收購還是非常成功的,雖然單純的從財務方面來看這個收購有些奇怪,但是從整個市場以及我們的戰略性部署來看,我們始終認為這是一個正確收購。今年我們確實做了一些組織架構的調整,包括裁員,至於裁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以前過於龐大的組織架構是基於之前對市場的預期,我剛才也講到,現在人們都開始回歸理性,也包括我們我們。第二,我們將更精力用在加大產品本身以及應用的投入,所以必須做一些架構的調整。
記者:就在日前,大數據公司Context發表了一份市場研究報告,報告稱從1989年到2015年,全球3D印表機的出貨量為50多萬臺,到兩年後的2017年全球3D印表機的出貨量會達到100多萬臺,也就是說29年的50萬臺PK 2年的50萬臺,您是怎樣看待這份研究報告的?如果認同,您覺得Stratasys會在這50多萬臺中佔據多大的市場份額?
汪祥艮:目前我還沒有看到這份報告,但是從臺數的角度上來講,我是非常同意的,在未來兩到三年,3D印表機在出貨量一定會有一個大的增加,而且,個人3D印表機(小型的,桌面的,金額在5000美金以下)會佔據較大的市場。3D列印普及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人和領域在發現3D列印的價值,尤其是針對個人的3D列印設備,對於量的需求就會逐漸增大。
至於Stratasys會佔據多大的市場份額,我認為Stratasys在3D列印領域中仍然會是處於領頭羊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Stratasys也預見了3D列印的發展,尤其是個人3D印表機的需求,而我們的Makerbot也一定會是代表著個人3D印表機的優秀品牌。
記者:今年8月份您在上海Stratasys用戶大會上講到,Stratasys目前最大的挑戰不是產品本身的價值,而是怎樣將3D印表機的價值傳遞給用戶,讓用戶真正理解它的應用。那麼基於這一方面,Stratasys打算怎麼去做,怎麼去應對您說的這個最大的挑戰?
汪祥艮:我上次在用戶大會上確實這麼講過,說到底還是一個應用的問題,目前來講,整個3D列印在應用的領域走的還是挺艱難的,我們在中國的應用和推廣相對於周邊的地區和國家,比如臺灣、韓國、日本,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覺得列印設備並不神秘,它就是一種工藝的輸出,最重要的是要讓用戶體驗到它帶來的價值。回過頭來,首先Stratasys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而且也非常在意這樣的問題,所以Stratasys把很大一部分資源放在如何將我們好的應用傳遞給用戶,所以我們加大了在上海、北京、香港的用戶體驗中心,也配備了專業的工程師,而且Stratasys也要求其經銷商要配備專業工程師,目的就是要通過專業技術人員以專業的方式和我們專業的用戶進行溝通,讓他們能夠真正體會到3D列印帶去的價值。
記者:2015年馬上要過去了,Stratasys在2016年在大中華區打算做哪些重要戰略部署?
汪祥艮:我相信在2016年Stratasys一定會給這個行業繼續帶來驚喜。如果說戰略目標,我覺得首先是鞏固,鞏固我們在快速成型領域的領導地位,第二,我們還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應用方面,將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