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來一起複習一下第二期的一首歌曲Pentatonix - Problem,這個MV清晰地展現了阿卡貝拉的獨特魅力,無論是黑人小哥和白人大叔的實力伴奏和低音控場,還是三位主唱的個性表演和完美和聲,都讓我們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體會到了這種獨特藝術形式的與眾不同。
下面我們來科普一下,首先是阿卡貝拉(A cappella),這是一種純人聲無伴奏的合唱形式,僅僅依靠人聲清唱來完成和聲以及模擬各種樂器,其歷史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應用樂器。而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貝拉曲種,是格列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s)。下面是重頭戲,他們就是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阿靈頓的純人聲樂團Pentatonix:
Pentatonix,簡稱PTX,是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阿靈頓的純人聲樂團,The Sing-Off第三季的總冠軍,由四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成員組成。該團以完美的默契度所演唱的和聲,足以媲美樂隊伴奏的樂曲。同時,該組合的音樂領域極為豐富,包括搖滾樂、電子樂、雷鬼音樂、鄉村音樂、朋克等,每一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在他們的演唱之下都富含新穎的內涵,使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並且該隊打破了阿卡貝拉的固有傳統,用人聲涉足流行樂壇,引領了阿卡貝拉界的新潮流。下面小編帶大家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五隻妖孽:
Scott Hoying,出生於1991.9.17,負責男中音。Scott早在8歲時就開始登臺表演,他在Martin High School畢業後,就讀於南加州大學,他加入了該所大學的阿卡貝拉組合SoCal VoCals。他還—度進入過CBS電視臺的選秀節目Star Search的決賽。他還曾在眾多專業體育賽事或大學的體育賽事上領唱過美國國歌」God Bless America」,其中包括德克薩斯流浪者隊的主唱比賽,達拉斯牛仔隊和達拉斯小牛隊。Scott在九歲時就認識了Kirstin.兩人高一剛認識Mitch.他們三人當時在同—個年級,還在同—個音樂劇劇組,也在同—個學校臺唱團,高中的AP課程也是同—個班上的。同時Scott和Mitch是室友。
Mitch Grassi,出生於1992.7.24,負責男高音。Mitch是PTX中年紀最小的成員,參加Sing-off時他才19歲,剛高中畢業。除了是阿靈頓劇院音樂劇劇組的一員外,Mitch還特別喜歡Undergroud Oub和電子音樂這兩種音樂風格。Mitch以演奏Scott Alan的歌曲Kiss the Air在選秀節目TeenTalent Follies中獲得了第一名。此外,Mitch還會DJ。雖然是最年輕的,但他卻在音樂方面天賦異稟。PTX格萊美獲獎混曲《Daft Punk》就是他主編曲的(他在高中時就很喜歡朋克)。此外他天使般的嗓音,空靈通透,辨識度極高。也是成員們公認solo能力最強的一員。(已出櫃,前男友為Travis,曾在PTX的MV Starships中出鏡。)
Kirstin Maldonado,出生於1992.5.16,負責女中音和女高音。Kirstie在加入PTX之前是俄克拉荷馬大學音樂劇劇團的—個成員。在她八歲時她的媽媽送了她去阿靈頓劇院音樂劇劇組學唱音樂劇,她很快也成為了該劇組的演出成員之一,在劇組期間她學會了如何唱八部和音。在高中時期期間她接受了許多古典樂訓練,並加A了Texas All State Choir三年。擔任了四年的臺唱團成員和舞蹈隊長,她多次登上了當地的各個舞臺,其中包括Casa Manana和Bass Hall。
Avi Kaplan,出生於1989.4.17,負責男低音。Avi為了就讀大學Mt. San Antonio於2007年從家鄉加州的—個小城市Visalia搬去了加州的Walnut。該學校因校內的強大的合唱團和阿卡貝拉團而著名。在大學期間,他學習的專業為歌劇和古典樂,同時他也學習為合唱和阿卡貝拉編曲。在2008年,他加入了該校的阿卡貝拉男團Fermata Nowhere,後來該阿卡貝拉團贏得了2009年ICCA(國際大學生阿卡貝拉錦標賽)的冠軍。ICCA官方因他的出色表現更是特意把「Best Vocal Percussionist(最佳人聲蔽擊樂手)」獎改為了」Best Rhythm Section(最佳節奏獎)「,並頒發給他,他以前戴在右手中指的紅色戒指便是該獎項的獎品。他在Mt. San Antonio就讀的第三年,他加入了該學校的一個屢獲殊榮的爵士樂隊,並在加入的第一年贏得了Monterey Jazz Festival Competition。緊接著他和他的隊友一同在全球各處表演,其中包括紐約市的Lincoln Center和Carnegie Hall之後Scott通過朋友找到Avi,參加sing-off試鏡,成為PTX的一員。姐姐Esther Kaplan是PTX的巡演經紀人。
Kevin Olusola,出生於1988.10.5,負責beatboxer,男中音和男高音。Kevin在肯培基州的小城市Owensboro長大,爸爸是來自奈及利亞的心理醫生,而媽媽則是來自格瑞那達的護士。在Kevin小時候他就開始學習鋼琴、大提琴和薩克斯管。他曾在Carnegie Hall兩次擔任大提琴和薩克斯管獨奏,並曾出現在NPR電臺的節目From The Top。在Phillips Academy Andover高中畢業後,Kevin於耶魯大學就讀醫學預科,主修東亞研究的他用助學金在北京遊學了18個月,在這同時學會了中文。在就讀大學的同時,Kevin也開始嘗試一邊拉大提琴一邊beatbox,獨創了「Celloboxing」。在2009年他在「Celebr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Yo-Yo Ma」國際競爭獲得了第二名。馬友友對Kevin的評價是」富有創意和出人意料的」。在2011年Kevin投稿在Youtube的視頻「Julie-0」遭到病毒式傳播(Scott也是通過這個視頻找到了他),此視頻被CBS、AOL、Huffington Post和Washington Post提及到。他還同時被NBC's TheGrio記入「100位正在創造歷史的歷史製作者」之一,並被Quincy Jones選中能代表他參加2012年的Montreux Jazz Festiva與Bobby McFerrin和Chick Corea同臺演出。目前他一有一張個人Celloboxing的專輯。
羅嗦了這麼多,接下來就是乾貨了,進入我們的歌曲推薦環節~
Pentatonix - Rather Be
《Rather Be》是一首由英國電子樂隊Clean Bandit創作的歌曲,歌手傑斯·格萊茵擔任該歌曲的主唱。歌曲收錄於清潔盜賊樂隊首張錄音室專輯《New Eyes》。歌曲已在包括英國、德國、丹麥在內等多個國家的單曲排行榜登頂。在英國,歌曲首周以十六萬三千餘張的銷量登上該國排行榜冠軍位置,並蟬聯四周,成為了自1996年Babylon Zoo單曲《Spaceman》之後首周銷量最高的一月份冠軍單曲。而在美國,歌曲也成功進入公告牌百強單曲榜前十的位置,最高排名第十位。2015年2月,歌曲獲得第五十七屆葛萊美獎「最佳舞曲製作」獎項。
這首歌曲曾被翻唱多次,然而始終沒有原版中電音節奏與人聲的結合來的自然和諧,直到Pentatonix對它進行了全新的翻唱,賦予了這首歌曲新的活力。傳統意義上的阿卡貝拉多為合唱形式,即以和聲為主要表現形式,但是Pentatonix卻打破這一傳統,將一首電音舞曲以阿卡貝拉的形式進行了全新的演繹。開頭Mitch的獨特音色,穿插整首歌曲的Kirstin的穩定中音和Scott的旋律引領,配上Avi的低音轟炸,輔以Kevin的賣力B-box伴奏,完美地構成了這一首阿卡貝拉版的《Rather Be》。廢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開始感受這首歌曲的獨特魅力吧~
Pentatonix - La La Latch
《La La Latch》改編自Naughty Boy和Sam Smith的作品《La La La》,《La La La》這首歌於2013年5月17日發行,曾登UK榜榜首。這首歌起源於一個玻利維亞的傳說:有一個失聰的孩子,他擁有感知他人困難的能力,同時他也能夠發出很大的吼聲,那種力量就像是龍捲風與地震同時發生的強大力量。他長期受到父親的凌虐,終於受不了而逃離父親,找到一隻流浪狗,還找到了一個被村人處以投石極刑的男子,並幫助他恢復心跳。然後他幫助了一個被惡魔( El Tio)毀容的老預言家,他曾經是某個祭拜惡魔的村莊的一份子,但後來那個村莊的人被惡魔發出的叫聲給影響,大家自相殘殺,而最終導致毀滅。老預言家不屈從於惡魔的控制,所以被惡魔詛咒並毀容了。透過了解這個老預言家的故事,他詢問了惡魔的藏身之處,這三個人與一隻狗一起旅行前往那個被遺棄的礦井;他們到達惡魔的藏身之處,但另外兩人與那隻狗無法再繼續深入,因為惡魔的低吟一直試圖讓他們喪失理智,他們無法忍受,只好先行離開。但那個聽不見的孩子完全不受影響,所以潛入最深處,儘可能地大聲吶喊,試圖把惡魔趕走、不讓他邪惡的低吟繼續詛咒別人。
《La La Latch》這首歌曲對於原作的改變無疑是十分成功的,並且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原創,引起了更為廣大的反響。這首歌曲的音域就整體而言十分飽滿,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多人和聲,這也可以說是為這首歌增色最多的一點。聲線各具特色的三位主唱的聲音和諧的疊加,加上Kevin的獨特Celloboxing技巧和Avi的重低音輸出,「演奏」出了一首媲美樂隊效果的歌曲,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欣賞一下吧。(同時附贈韓國女神級舞者Lia Kim為這首歌曲創作的獨特編舞,但是由於微信的視頻數量限制無法一起放出,請點擊閱讀原文來欣賞~)
Pentatonix - Daft Punk
《Daft Punk》這首歌曲是Pentatonix向Daft Punk樂隊的致敬。Daft Punk是一支組建於1992年的法國樂隊,樂隊原名Darlin',因組建初被英國著名的流行音樂周刊《Melody Maker》稱為「傻朋克」(Daft Punk),後將樂隊命名為「Daft Punk」。他們以演奏電子樂為主,而在音樂中包含Harold Faltermeyer、Gary Numan、Bee Gees,Prince這些「新浪潮」和舞曲樂隊和歌手的經典旋律。
《Daft Punk》由在高中時就很喜歡這隻樂隊的Mitch編曲,是對Daft Punk樂隊歌曲的一個串燒,包含了Get Lucky、Digital Love、One More Time、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等該樂隊的經典歌曲。Pentatonix也憑藉這首歌曲於2015年2月獲得了格萊美BEST ARRANGEMENT, INSTRUMENTAL OR A CAPPELLA的獎項。如果在聽之前小編沒有告訴你這是一首串燒,那麼相信大家很難聽的出來,這一點就源於Mitch的完美編曲(果然出櫃的男人大多都富有才華)和五隻妖孽的完美配合。而且這首歌曲在保持原有歌曲風格的同時,也加入了諸多元素,最為明顯的就是其中帶有的電音元素,也許電音有很多,但是人肉電音僅此一家啊~(同樣由於微信的限制,歌曲的MV無法直接插入,請點擊閱讀原文來欣賞~)
本期節目到此為止,小編可以算是使盡渾身解數來給大家安利這五隻妖孽了啊~請他家記住,他們是A cappella界的奇蹟——Pentatonix!(PS:請點擊閱讀原文來觀看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來觀看視頻~請點擊閱讀原文來觀看視頻~)編輯|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