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 蔣豐
如今,若要抓一個汙染海洋的塑料垃圾「典型」,塑膠袋肯定是逃不了的。不容易分解的廢棄塑膠袋,漂流在世界各個海洋上,形成了觸目驚心的白色汙染。為了展示消除塑料汙染的決心,日本最近決定,從明年夏季開始,在全國對一次性塑膠袋全面收費。日本媒體稱,只要能有「我們不需要塑膠袋」這一句話,打破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塑膠袋的惡性循環就有了良好開端。
目前,日本環境省正在加緊推進塑膠袋收費計劃,並準備制定新的法令,禁止超市和便利店免費向顧客提供塑膠袋。2020年,日本將實現塑膠袋的全國收費。
日本是名副其實的「塑膠袋大國」,每個國民平均每天要扔掉一個塑膠袋。很多成為垃圾的塑膠袋從日本的河流流入大海,以未經分解的狀態漂流在大海中,嚴重汙染海洋環境。2006年,日本曾經針對塑膠袋收費進行過研究,但是由於相關行業的強烈反對,最後只好作罷。此次,日本顯然有了進步。
日本實行塑膠袋收費後,塑膠袋的價格將由各經營者決定。相關收益則將用於地域的綠化活動及環境保護。今後,日本各個相關團體將開始協商。但是,日本塑膠袋收費後是否能馬上減少塑膠袋數量,目前還存在疑問。如果塑膠袋的價格定得過高,經營者會擔心顧客因此流失。如果價格定得過低,消費者會認為「不用塑膠袋太麻煩,就這麼點錢,給了算了」,起不到減少塑膠袋數量的效果。
2008年,日本富山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始以適當價格實行塑膠袋收費,民眾自帶購物袋的比率從當時的10%左右,上升到了現在的95%,削減效果超過14億枚。但是,這是該縣花費10年左右時間才取得的成果,而且如果換作東京等節奏快的大都市,效果很難說。
如今,「對塑膠袋說不」已經成為世界主流。法國從2016年開始全面禁止使用塑膠袋。中國、印度等40多個國家對塑膠袋的使用也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歐盟已經全面禁止包含塑膠袋在內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其它國家雖然沒有這麼嚴格的規定,但是對塑膠袋收費的國家已經超過20多個。長期被稱為「環保先進國」的日本,實際上在「禁塑」方面已經有些落後。此次,日本可以將塑膠袋收費作為切口,正式展開全面「禁塑」工作。
日本環境相原田義昭表示,「塑膠袋收費是日本『禁塑』工作的象徵。」其實,日本每年900萬噸塑料垃圾中,塑膠袋只有幾十萬噸,不到總量的一成。僅僅減少塑膠袋數量,對於減少日本塑料垃圾總量只是個零頭。而且,日本塑料垃圾的處理很大程度上依賴海外出口。在各國政府收緊相關政策的背景下,日本塑料垃圾的處理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因此,除了塑膠袋收費,日本還需聚合各方力量,多動腦筋,尋找到解決塑料垃圾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