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巖頭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打造升級版「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模式

2021-02-13 平安溫州

巖頭面積約222.66平方公裡,下轄84個村居,常住人口約8.7萬人。巖頭派出所連所長李中葉在內一共20名民警。作為全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地區,「八山一水一分田」,農村土地極其稀缺,被山區百姓視為珍寶。而隨著社會發展,因徵地拆遷、重點工程推進、土地承包而引發了眾多土地矛盾,這也使得巖頭的糾紛、信訪等案件較為突出,給社會治安帶來了極大挑戰。

本就不足的警力,在民風鄉風強悍的巖頭,更是捉襟見肘。就靠這20人,如何服務好8.7萬人?巖頭派出所卻做到了。

自2016年起,巖頭派出所把警務觸角延伸至村居,施行「一村一警務助理」機制,發展出108名常年生活在村居的威望高、人頭熟、品質好、經驗足的村民作為警務助理,為巖頭治安注入鄉情催化劑。同時,對每名警務助理都建立一個檔案,被警方嚴密保管。警方規定,除警務助理使用人、專管員及直接領導外,其他人員未經批准,一律不得查閱。這也成就了巖頭版的「楓橋經驗」

「2016年開始聽說所裡聘任警務助理,作為村調解主任的我第一個就報名了,一是自己符合條件,二是有機會為派出所做事又能為自己的村民做事,很開心的。」警務助理金可清說到。

今年59歲的他,在巖頭鎮巖頭村幹了好幾年的調解主任,在鄉親們的眼中,他不僅熱心,而且說話在理,誰家有矛盾糾紛,都願意找他幫忙。

金可清報名後,經過一系列的審查、審批,並通過面對面集體培訓、點對點家訪培訓的方式,成為了所裡第一批警務助理。「我現在已經連續聘任3次了」金可清說。

而和金可清同樣身份的警務助理,在巖頭現在已有108位,他們遍布在巖頭的每一個村居角落,藉助自身優勢,進得了門、談得上話、交得了心、辦得成事,既是公安機關的千裡眼、順風耳,又是老百姓眼中的和事佬、勤務兵,有效延伸了社會觸角,實現了警務前移。

「巖頭的土地糾紛嚴重起來,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因為這裡環境好、經濟好,想來這裡徵地發展旅遊、地產項目的企業越來越多。一涉及到拆遷,土地變得越來越值錢,問題就開始複雜起來。」金可清說,農村的土地不像城裡那麼產權清晰,這裡有很多土地是宗族分配下來的,加上老年人往往不注意辦理土地證明,所以很多土地到底歸誰有很大的爭議。

金可清舉了個例子,他們村裡有兩戶人的田地剛好挨在一起,本來相安無事,可徵地一徵到,兩戶人家就開始爭吵不休,都對部分爭議土地聲張權利,不僅讓這對世代相守的鄰裡互生怨恨,還耽誤了鎮裡的徵地進度。

經過長期的調解,兩家人積怨卻越來越深,在衝突升級前,金可清左右調解,來回兩家十幾趟。

「在農村,很多糾紛用法律和他們解釋是沒辦法真正得以解決的」社區民警鄭翔說到。而警務助理金可清是因為從根源上了解兩家的情況,因此決定用「老規矩」解決。

「當初村裡分地的時候,就是按人頭分的,這兩戶人家的地面積其實差不多。既然兩邊都說對方佔便宜,那就按照祖傳的老規矩來,把兩戶人家的土地(連帶爭議部分)都算起來,再按照兩家人口分一次,兩家正好各有四口人,一邊一半,兩家都沒意見。」

除此之外,巖頭派出所還在2016年推動鎮黨委政府建立以「黨政牽頭、公安主導、部門聯動」為格局的土地矛盾糾紛綜合排查化解聯動機制,組建「土地矛盾糾紛提前介入工作小組」,自機制實施以來,轄區因土地糾紛引發的刑事治安類案件從176件下降到59件,初信初訪38件下降到11件。 

相關焦點

  • 【發展楓橋經驗】卡斯派出所:「點、線、面」管控保平安
    依靠並組織協調村組幹部開展日常維穩工作的同時,組建村治保會、護校隊、護廠隊、護村隊等群防群治組織與派出所聯動聯勤。採取流動與定點相結合,常態化開展綜合查緝,既嚴查嚴管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又堵源截流嚴厲打擊吸販毒、非法營運、非法進入內地、非法走私等違法犯罪。
  • 基諾派出所:創新社會治理 守護基諾山鄉
    近年來,基諾派出所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探索創新基諾版「楓橋經驗」,切實將矛盾風險隱患發現在早、防範在先、處置在小,把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信訪不上行、矛盾不上交」, 進一步促進了基諾山鄉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 最美社區民警② | 陳貝:社區工作就要「小題大做」
    從警 7 年來,陳貝紮根基層,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起報警,盡心調解每一起矛盾糾紛。他創新社區警務工作方法,推動社區警務與網格的融合,積極推行村居流動人口自主管理和「四村聯防」平安建設工作。因工作突出,路橋公安分局特為他設立「陳貝社區警務工作室」。「做好基層基礎工作,首先要學會和群眾交流。」陳貝開門見山地說。
  • 為龍山護村輔警點讚丨每日四萬步,帶你了解沉默的真相!
    為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龍山派出所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市局「一村一輔警」工作部署,建立健全駐村輔警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形成具有龍山特色的「護村輔警」這一基層社會治安治理新模式,並設計logo,開展實體化運作。護村輔警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平淡的堅守。他們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他們摸實情、找隱患、查問題,他們解民憂、護民安。早上護村輔警戎月挺到辦公室後,開始一天的工作。
  • 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掛牌成立,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啟動會議召開
    10月28日,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中心在鐵嶺中院掛牌成立,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出席,並在隨後召開的鐵嶺市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啟動會議上作重要講話。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孟翔飛對全市非訴訟糾紛調解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充分認識非訴訟糾紛調解的重要意義。
  • 爭創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木瀆派出所:共建共治增添古鎮「新風景」
    作為守護者,吳中公安分局木瀆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黨建共聯、部門共聯、警民共聯,不斷提升基層公安派出所的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木瀆鎮經濟發達,商業聚集、產業豐富,景點多樣、人口稠密。與此帶來的,是社會治安防控的壓力與日俱增。對此,木瀆派出所擦亮「是,我能!」黨建品牌,通過黨建引領,凝聚轄區各方力量,形成為民服務的工作合力。
  • 犍為玉津派出所硬核宣傳片來了!
    犍為縣公安局玉津派出所現有民警28人、輔警48人,轄區面積29.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2萬人。現為「一級公安派出所」、「全省最強支部」、「全市示範城區公安派出所」。該派出所76名民輔警團結一致,只爭朝夕,全力打造出獨具犍為特色的新時代「楓橋經驗」:一是探索出「三查三對」排除法,化解安全隱患不露頭。創建了「金犍護校隊」四方聯防機制,開展校園安全「警哨」行動,讓各類風險隱患消弭於無形。二是創建「老範調解工作室」,矛盾糾紛不上交。
  • 巖頭 | 年末節前 這些事情很重要!
    年關將至,本次活動將有助於提高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積極營造人人參與消防的良好氛圍,確保節日期間的安全穩定。各村駐村幹部、村兩委幹部入戶開展春節前後用電用火、森林消防、安全生產等平安宣傳。圖片說明2月7日,縣委統戰部長王曉雄來巖頭鎮開展春節前安全生產督查工作2月8日,副縣長周俊武來巖頭督查節前生產安全工作
  • 永嘉發出倡議!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
    「踐行新風尚 文明過新年」倡議書
  • "五化"工作模式 打造禁毒志願服務品牌
    為深入推進遵義市匯川區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強化禁毒宣傳教育,著力提升全民識毒防毒拒毒能力,充分發揮禁毒志願者作用,匯川區禁毒辦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出禁毒志願服務"五化"工作法,不斷擴大禁毒志願者服務隊伍,強力打造匯川禁毒志願服務品牌,助力禁毒攻堅行動。加強組織領導,組織架構體系化。
  • 【新時代縣域警務】雷鋒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
    1月12日,雷鋒派出所遠赴湘西鳳凰將涉嫌盜竊犯罪嫌疑人吳某抓捕歸案,成功破獲一起入室盜竊案,打響了冬春攻勢專項行動第一槍!      1月10日9時許,雷鋒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山水英倫小區兩家業主家中財物被盜。值班副所長王智帶領民警龔泊瑋迅速趕至現場,進行調查取證。
  • [踐行楓橋經驗] 氣消了人和了 「老王調解室」有一套
    塔城地區裕民縣新地鄉前進村,一見不到老王,村民就四處打聽詢問……「老王」本名王建峰,塔城地區裕民縣新地鄉前進村人,今年57歲。1987年,王建峰退伍後回到前進村,他先後擔任了8年的村委會副主任、10年的村委會主任。從事村級事務管理多年,熟悉村情、民情,群眾威望高。村民家中婚喪嫁娶、大事小情都會找他幫忙,有了矛盾糾紛也找他出面調解。
  • 訪談|音樂盒設計如何讓西窯頭村煥發新的活力
    本期訪談邀請了設計師李碩,和我們一起聊一聊他在這次設計中的理念與收穫。這裡是一個「空心村」,周邊的環境也是比較碎片化的,缺乏一個整體性。我最早參加這個公益行動的初衷,除了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項目外,也是想知道我這個年齡段的同行,他們都在忙些什麼在做些什麼。音樂盒的靈感其實來源於我們想要給大家創造一個跟城市,跟鄉村比起來,更特別的一種空間體驗。
  • 蛇窩泊派出所所長,好樣的!
    03親力親為的「領頭雁」擔任蛇窩泊派出所「新掌門」後,郭磊立刻轉換角色,審訊嫌疑人、出警勘查現場、跑村入戶、打掃內務衛生……所裡大事小事能自己幹的都親力親為,帶領蛇窩泊這個鄉鎮派出所迅速「舊貌換新顏」。
  • 吳忠一老人家因下水道堵塞一月內被泡兩次,只因樓上鄰居…
    近日,城關派出所紫微警務室借鑑「楓橋經驗」成功調解了一起鄰裡糾紛。2月28日10時許,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在紫薇警務室開展日常工作時,社區辦公室突然出現激烈的吵鬧聲。民警劉兆寧立即和同事前往查看,及時制止雙方爭吵,詢問爭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