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市委確定的「擔當年」,在過去的一年裡,全市黨員幹部在落實中央、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擔當有為、狠抓落實」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大力宣傳敢於擔當的幹部典型,講好狠抓落實的感人故事,我們在「漢江創客」微信公眾平臺上開展典型人物宣傳展示活動,進一步教育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幹事創業,凝聚形成襄陽「一極兩中心」建設強大合力。
今天推出「人物•擔當」⑦:
樊城區城管局局長
陳仁傑
作為樊城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局長,陳仁傑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為廣大市民管理好美麗的城市。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做好服務,以心換心,贏得市民的支持和理解。
在米公轄區五金廠家屬院有一位八十多歲的「創文」志願者——梁奶奶,她現在每天都要在社區來來回迴轉好幾趟,看到不文明行為就上前制止,「創文」工作做得非常好!但在一年前,梁奶奶卻是這個家屬院裡最有名的「老倔頭」,給陳仁傑的工作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梁奶奶在家屬院門前蓋了一間小棚屋,只留下非常窄的通道。這間小棚屋佔用旁邊小學屬地,學校圍牆無法修建;堵著消防通道,讓消防車不便出入。社區、中隊、辦事處來來回回做了許多工作,梁奶奶就是不同意拆。
但是違建必須拆!陳仁傑經過打聽,了解到這位梁奶奶喜歡抽菸、聊天。就找了個日子,專門坐到她旁邊,一根煙一根煙地給她發,一句話一句話地和她聊。梁奶奶終於打開心扉,她告訴陳仁傑,她愛人走得早,她從38歲起就獨自撫養4個孩子,40多年來含辛茹苦,現在孩子大了,都忙,自己住這兒挺好的,這個棚子雖然簡陋,但是她每天都很認真地收拾,連小區的衛生也一起做。
陳仁傑從聊天中聊出了轉機,慢慢說服了梁奶奶,同意拆掉棚子。不止如此,陳仁傑還勸梁奶奶兒子拆除了院子裡的另一個違建棚屋。成功將「老倔頭」變成了社區的「創文」志願者。
為了讓梁奶奶有個地方住,陳仁傑又專門跟相關單位聯繫,在不影響通行的情況下為梁奶奶蓋了一間10平米的小屋,每隔一段時間就專門回去了解梁奶奶的近況。
2018年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下發一紙督辦,要求限期拆除漢江河違法企業。陳仁傑包保的就是其中的第二大企業,一個大型建材公司,企業體量大、實際問題多。
企業負責人沈女士是一位「80後」,投資了一千多萬。但是拆除違建後,得不到一分錢的補償,對她來說這一千多萬就打了水漂,她非常牴觸,堅決不同意。甚至有時候陳仁傑上了門也見不到人。陳仁傑非常堅持,他說,就算踏破門檻、磨破嘴皮,我一定要把她的工作做通。
為了幫這位沈女士減小損失,陳仁傑和同事們聯繫周邊農戶,租房子存放辦公桌椅、電腦器材;組織隊員清理垃圾、平整土地;還聯繫廠家來買她的水泥管,幫她把幾千噸的水泥管都賣了出去。
三個月的時間,沈女士終於看到了陳仁傑和他的同事們真心實意的幫助和付出,她終於忍著淚,同意了。
陳仁傑說,認真傾聽、用心感受,了解市民的訴求,哪有什麼「釘子戶」,大家是講道理的,都會為了我們生活的城市環境出一份力。
信息來源:中共襄陽市委組織部 通訊員:楊靜
策劃:史正雙
審核:宋俊 劉玉雷
編輯:李晨貝 廖虹宇
校對:彭清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習近平對脫貧攻堅提出新要求
蔣超良回答人民日報記者提問: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湖北答卷
是時候給我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