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膜是皮膚上的一層天然保護層,顏值高低全靠它。而我們卻每天都在摧毀它。
簡單來講,我們可以把皮脂膜看作一堵牆。角質是磚、細胞間質是水泥、皮表的益生菌群落是牆灰。
1、皮膚屏障的「磚」
在我們皮膚最外層的這一層叫做角質層,角質層是由死去的表皮細胞組成的,我們俗稱為死皮。一個表皮細胞從出生到成為死皮大約要28天,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周期越長(新陳代謝緩慢)。
2、皮膚屏障的「水泥」
毛囊分泌的皮脂、汗液,細胞代謝的卵磷脂、尿囊素、神經醯胺等等混合而成的皮脂膜「水泥」
3、皮膚屏障的「牆灰」
從我們還在母親的肚子裡開始我們就會接觸到來自於母親產道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與人類祖先共生長達數萬乃至數十萬年,它們會在我們皮表形成均勻分布的群落,幫助我們抵禦其他有害病菌、病毒的侵入。
角質、細胞間質、益生菌三者共同構成我們人體的第一道堅實的防線:皮脂膜。皮脂膜發揮著調節皮膚水油平衡、保溼鎖水、隔離抵抗致痘致敏的外物入侵。
日常清潔皮膚,用清水清潔洗臉本身並不會對皮脂膜造成較大的傷害,皮脂膜可以很快的自我修復。但,自從人們習慣用洗面奶、潔面膏之類的產品潔面後,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
洗面奶、潔面膏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會洗去皮表大部分細胞間質和益生菌,讓角質這層「磚」直接裸露在空氣中,現代化都市的空氣中漂浮著大量的塵蟎、病菌胞體和其他細微致敏源,這些危害物質毫無阻礙直接著陸附著在裸露的角質上。將角質放大1000倍來看,角質多孔,結構類似海綿,過敏源、致痘物一旦進入多孔結構中就很難清潔。
更為致命的是,由於洗面奶帶走了過多的皮脂和細胞間質,毛囊底部的皮表神經會向它的「鄰居」皮脂腺傳遞皮脂缺乏的信號並催促皮脂腺拼命的製造皮脂。大量的皮脂在我們用洗面奶洗完臉之後的1-5分鐘內溢出,並重新覆蓋角質被角質吸收,和角質重新組成殘缺的皮脂膜,而那些已經進到角質多孔結構中的細菌、塵蟎就這樣被二次分泌的皮脂「送」進了皮脂膜「防線之內」。
這樣的情景,在我們每天用洗面奶洗臉的時候都在發生,時間久了,各種皮膚問題就來了。
結尾:廣悅產品經理建議——洗面奶洗臉雖然乾淨,但使用洗面奶的頻率應該控制在每周4次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