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 趙同增
8月1日,《河南日報》封底版以《買世蕊:堅持三十六年的擁軍「達人」》為題,介紹了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糖業菸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買世蕊,堅持36年愛軍擁軍,幫扶100多位老紅軍、老榮軍、革命傷殘軍人和困難退伍軍人的故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跳轉河南日報電子版查看詳細內容)
7月24日上午,在第90個建軍節即將來臨之前,全國人大代表、新鄉市糖業菸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買世蕊,走進位於新鄉市榮校路上的河南省榮軍休養院,看望在這裡休養的老榮軍。
買世蕊坐在老榮軍龐鳳蘭老人的床頭,為她攏攏白髮揉揉肩膀,拉著她的手問問起居飯量,還跟她說起國家發展的樁樁大喜事,把老人樂得開懷大笑。
82歲的龐鳳蘭,1955年感染結核腦膜炎導致雙目失明,是休養院目前唯一健在的女性老榮軍。提起買世蕊,龐鳳蘭直豎大拇指:「這閨女心眼好,一直記著俺這些老兵,每年八一、中秋、春節……都要拿著東西來看俺!她在俺心裡呀,跟親閨女一樣親!」
▲《河南日報》8月1日封底版版樣截圖
1981年,買世蕊參加工作,成為新鄉市糖菸酒公司一名普通售貨員。
這個當時只有18歲的回族姑娘,有著和同齡人不一樣的「愛好」,她業餘時間不喜歡遊公園、逛商場,卻偏愛往榮軍修養院和榮康醫院跑,她看到一些特等、一級傷殘軍人沒有成家,雖然有組織照顧,仍有許多不便,就主動抽空為他們洗衣拆被打掃衛生,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時間長了,老榮軍們都喜歡上了勤快善良的買世蕊,親切地叫她「閨女」,一些盲人老榮軍一聽到買世蕊熟悉的腳步聲,就興奮地相互傳遞著「咱閨女來了!咱閨女來了!」
老紅軍王大元病重時,拉著買世蕊的手動情地說:「孩子啊,我13歲參加革命,一生無兒無女,是你讓我享受到了天倫之樂,我真捨不得走啊!」。
老紅軍秦德友住院期間,買世蕊每隔幾天都要到醫院進行陪護。老人97歲病危時,專門把買世蕊叫到醫院,用微弱的聲音依依不捨地說:「閨女我可能要走了,謝謝這麼多年照顧我!」
多年來,買世蕊先後幫助過上百位老榮軍,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父女」「母女」之情。
在獲嘉縣已故退伍軍人吳文波的家中,一直掛著買世蕊的一張大照片,吳文波的家人說,買世蕊在他家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是他們的大恩人。
2001年,原青海省玉樹軍分區騎兵連戰士吳文波退伍一個月後罹患骨癌,家裡為給他治病花去數萬元,無力應對接下來的醫療費用。買世蕊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前去探望,並送去善款6000餘元,隨後,她又以新鄉市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方奔走,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共計籌得善款6萬餘元。
愛心最終沒能戰勝病魔,吳文波臨終時拉著買世蕊的手哭著說:「姑姑,如果有來世,我還當兵,還要穿軍裝。」
退伍軍人、下崗職工王鳳嶺妻子離家出走,本人身患咽癌晚期,買世蕊聽說後,主動登門送來8000多元愛心款,又在王鳳嶺去世後負擔起他女兒的全部生活和學習費用。如今,王鳳嶺的女兒已經軍校畢業,成為鄭州某科技公司的技術骨幹。
只要聽說哪個退伍軍人家庭困難需要幫助,買世蕊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多年來,她自掏腰包用於擁軍和幫助困難退伍軍人的支出已達30餘萬元。
堅持36年擁軍,買世蕊圖個啥?
「我啥也不圖!」買世蕊說,我們享受著歲月靜好,是因為有軍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愛軍擁軍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不需要任何理由:「如果非要一個理由的話,就是我從小就有一個軍人夢,我也想穿上那身『橄欖綠』!」
由於買世蕊擁軍工作成績突出,她被評為全國擁軍模範。2004年3月,買世蕊又光榮地加入了預備役部隊,任河南省預備役高炮某師四團政治處副主任,並被授予中校軍銜,終於穿上「橄欖綠」、圓了「軍人夢」。
本期編輯︱代娟 賈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