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片叔。
最近一條新聞真的是看的叔氣的胃疼。
2020年12月30日,大連理工大學一名女研究生竟然在校內遭遇車禍不幸離世。
事發後,校方並沒有對該事件做出聲明通報,而是在1月1日,也就是事件發酵的非常嚴重後,校方才發出通報。
但這個遲來的通報,看的叔一肚子氣,這通報怎麼越看越像緊急公關?
女研究生學期內在校內被撞身亡,這件事的受害者本身是非常明確的,但是這個通報的用詞,卻絲毫看不出對於受害者的悲痛和惋惜。
比如「涉事司機」,這件事的事故雙方非常明顯,司機校內撞死人,不是「肇事」而是「涉事」?
要知道這兩個詞代表著直接關係和間接關係,即司機是否是主要責任,還是次要責任。
這是明顯的避重就輕的用詞。
後面緊跟著的是「我校教師」,根據叔在《旋渦視頻》了解到的內部資料顯示,肇事司機可不是什麼普通教師。
肇事司機名叫鄒積巖,曾任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大連工業大學校長,是一位廳級幹部。
結果在學校的通報裡,一句「我校教師」一筆帶過。
不得不說,這文案功底,十分深厚,在這件事上,充分體現了學校的文化底蘊。
通報中還稱事故當天「道路積雪結冰」,這是間接把責任推給客觀環境,事實上,校內本就限速慢行,能撞死人的車速,慢嗎?
積雪影響減速,難道還能加速?
網傳當時肇事車輛時速在70碼以上,雖難驗證,但至少一定是超速才能致死。
此外,還有一則通報稱受害女學生家屬情緒相對克制。
人家辛辛苦苦培養大的女兒,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在學校被撞身亡,哪裡來的克制?
這句話真是讓人背脊發涼。
受害女生同學的悼念文
事件相關視頻
去年10月,大連理工大學已經出現過研究生自殺事件,這次又是車禍,本應該是最安全的象牙塔,卻屢屢發生命案,學生們心裡該怎麼想?
學校的通報又是這樣的態度,實在讓心心寒。
這件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