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ulie Beck)笑是最好的藥物,至少人們是這麼講的。事實上,如果要在笑和青黴素或者化療之間選擇,你大概最好還是選擇後面的兩項之一。不過,大量的研究證實,幽默具有非同尋常的治療作用,不管是針對精神還是身體。
在悲劇面前保持笑容似乎能幫助人抵禦悲劇的影響。2013年的一篇綜述指出,在老年患者當中,笑聲顯著地減緩了抑鬱症狀。而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以幽默作為應對策略的消防員們,能在某種程度上免受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困擾。
笑似乎還能夠減輕日常生活中的焦慮: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觀看一集《老友記》(Friends)——具體來說,是第5季的《大家都發現了》(The One Where Everybody Finds Out)——對於一個人情緒的改善,效果相當於聽音樂或者鍛鍊,比休息還有效。
笑甚至還能對肉體的痛楚起到緩衝作用。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相比於觀看一部嚴肅紀錄片的被試,觀看一段搞笑視頻的被試表現出更高的疼痛閾值。在另一項研究中,手術後的患者在觀賞過一部自己選擇的喜劇電影之後,對止痛藥的需求減少。
其他文獻還發現了笑的更具體的健康益處:笑能夠減輕動脈硬化(一種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症狀)。 在看過一位打扮成主廚的小丑的表演之後,接受體外受精的女性受孕概率會提高16%。一位普通老小丑的表演就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更一般地講,快樂的人更有可能長壽。挪威的一項研究表明,具備幽默感和以高概率活到退休之間存在相關性。
不幸的是,這一切益處背後還有一個不太好玩的註腳:最善於講笑話的人往往比被他們逗笑的人可能有更多的健康問題。一項針對芬蘭警察的研究表明,大家眼中最有意思的人更愛吸菸,更加肥胖,和同事比起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高。演藝人員通常要比其他名人死得早,喜劇演員則比其他人表現出更多的「精神病特徵」。這不但應了「常樂常笑、益壽之道」的老智慧,連「逗趣的人往往不太快樂」的刻板印象,看來也符合實情。不時把別人逗得前仰後合似乎讓人感覺良好,但顯然,聽眾才是那些笑到最後的人。
擴展閱讀:
出於研究的目的,科學家們在很多時候都需要誘發人的悲傷情緒。美國的心理學家,曾花幾年時間找出世界上最讓人悲傷、歡愉、噁心、恐懼……的電影片段。
其中,最讓人歡愉的片段,就包括羅賓·威廉士的現場表演。
請戳「閱讀原文」獲取。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