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獵人:世界(Monster Hunter World)》的開場秀十分出色——它獲得了IGN 【9.5分】的評價,同時3天內就出貨500萬份。為了慶祝《怪物獵人:世界》的發售,遊戲的執行總監/藝術總監藤岡要飛抵舊金山參加了粉絲見面會,並於次日來到IGN辦公室參與了直播活動——一邊遊玩《怪物獵人:世界》,一邊回答我們編輯的提問。
我們總共提出了23個問題,本文則為大家摘選出其中最值得關注的3個問題:
「藤岡要和他的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討論新怪物的外形,其中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屍套龍。」負責翻譯藤岡要回答的《怪物獵人:世界》本地化總監Andrew Alfonso如是說。
「他(藤岡要)在這隻怪物身上花了比平常要多的時間,當他們最終完成設計、他看到它的時候,他想到,『哇,這太棒了,這真美妙。』」
屍套龍在《怪物獵人:世界》中是「棲息在瘴氣之谷的古龍種,和周遭的致命氣體形成了共生的關係。」這些氣體被稱為「惡臭」,給予了屍套龍很好的偽裝。
「當屍套龍被惡臭環繞時,其實就相當於給它多做了一層外皮。他們覺得,『哇這看起來好厲害,好酷啊。』從技術角度看,他們覺得這是個挑戰,而從設計角度來說,他們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針對屍套龍,設計師試圖進行「一些奇怪的、出格的改動」。它的雙排牙齒是受深海魚類的啟發而設計的,再加上碎裂開來的表皮,它整體看起來非常的讓人不安。
藤岡要稱,大體上來說,《怪物獵人》的團隊一開始會把怪物設計得很有挑戰性,然後再根據情況進行調整。整個系列開發過程中有許多怪物在遊戲發售前被削弱的例子,而在《怪物獵人:世界》中,享受此待遇的怪物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在《世界》中,吐毒龍一開始有點太強了……」Alfonso說,「它的設計思路沒問題,但你懂的,它能夠向玩家噴吐毒液,能夠用尾巴進行各種輸出,最後他們意識到『哇,這有點過了。』」
吐毒龍是生活在古樹森林的鳥龍種,是玩家在遊戲流程中要獵殺的第3隻大型怪物。筆者個人認為它是大怪鳥的替代品,它的作用是像雄火龍那樣教導新人上手——至少一開始是這樣設計的。
「它(吐毒龍)在遊戲中的角色是幫助新玩家熟悉戰鬥系統,但如果它太強的話,就起不到這個作用了。」藤岡要如是說。
不過高難度吐毒龍並未因此消失,上位吐毒龍就保持了原有的概念設計,而被削弱過的吐毒龍則「很好地履行了教學怪的角色」。
我們由朋友間的對話以及網絡上的各種留言可知,《怪物獵人:世界》中的蠻顎龍是很多人的第一個坎,它要求玩家再三構思策略,打造新的盔甲和武器來應戰。
「他的想法是『我打得還行,但我確實過不去(蠻顎龍),所以我要做點新東西幫助我過關。』」Alfonso繼續翻譯著藤岡要的話。
雖然看到蠻顎龍讓遊戲總監吃了苦頭挺讓人安心的,但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倒是讓人吃了一驚——他選擇狩獵理論上更危險的雌火龍,藉以打造新的裝備,然後回頭對抗蠻顎龍。
「我了解這場戰鬥,所以它對我來說並不困難,」藤岡要如此解釋他「刷」雌火龍的原因。
雌火龍自2004年初代《怪物獵人》發售時起就在了,經過10年之後,老獵人對付它顯然要比對付蠻顎龍更容易。雌火龍做成的盔甲還能夠提供高防和火抗,這是大蟻冢荒地以及古樹森林的其它鍛造材料所沒有的特性。對藤岡要來說,(狩獵雌火龍)確實是合乎邏輯的選擇。
你是如何應戰蠻顎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