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開始正式上班,公司座位view很好,所以每天都高興。這次碰到的老闆很好,讓我過年提前在家wfh,今天晚點回杭州了。
現在也沒法料理生活。上班反倒是一條出路,這些年至少知道慢慢學會人前該怎麼表現,諮詢的hours較長,早上9:30 - 晚上10:30,可以減少在家一個人爛泥的時間。
公司非常社會經濟,雖然工資不高,但花銷幾乎沒有:晚上9點後就可以蹭公司滴滴回家,中飯領飯券可以去OLE吃沙拉,晚上150budget算是能在靜安吃飽(本質上都是留你多工作,但我也樂意)。畢竟外地人+單身,本來也沒有晚飯後生活XD
諮詢初級員工雖然hours長,但沒啥心理壓力。活基礎,認真細心就沒啥問題。和之前PE及Hedge fund心理壓力完全不一樣。這麼一想我又到了一個人生很幸福階段(通勤只需要15min,工位漂亮同事人好,公司title也算蠻不錯,家裡漂亮)如果不需要周末打掃衛生,人生很完美。
好了好了,發一下今年的一些總結(2019年末寫的,真是語氣和現在也完全不一樣了)
理解意志力是有限的,而不是可以有提升的東西,應該儘量去摒棄一些好,但是沒必要的自律,比如堅持每天跑步40min。除非長期有,否則會耗費太多心力精力且影響後續心情。搞清當下的priority,把有限的quota留給它。不必要的好習慣達到一個average就好,比如跑步達到基礎健康就夠。
儘量順應人性,閉門造車特別消耗意志力,人靠外力激勵能在心態上更輕鬆地完成目標,比如要精進行研能力,找fund裡的朋友接一些脫敏的活,會讓對方給一個具體ddl,因為比較看重履約,這樣就能戰勝惰性完成。且找實際project上手,後續的交流和討論也比較好,外加賺一個人情。再比如,去把自己多expose在自己努力方向的氛圍裡,多和那種腦迴路的人在一起,這樣等於間接洗腦,努力甚至字裡行間就潛移默化地完成了。降低知識密度,更多分散在平常空間裡,氣質也會往那個方向改變。
不爽但必要的事情,時間允許時,拉長時間低密度地準備。人擅長的事情越做越爽,做不好的事情不想開始。初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反叛,幾乎不設目標的去做,保持合理頻率避免直接放棄,然後時間換空間。有一天水平應該會變得還算OK,就會有試一試的勇氣。成了就進入上風球階段越做越好;不成,也應該達到了逼一逼自己的水平了,加stake至少不會導致直接放棄。相信水到渠成的力量。
Offer季的感悟:轉折點決策儘可能用足時間。今年秋招offer之間糾結時,體驗是,一件事情如果每天想,雖然波動很大,但最後會船到橋頭自然直。至少以後回想,不會因為是一時衝動而後悔。以及,不明確路徑前,儘可能多的獲取信息總是沒錯。
明年的目標和警示?
產出總結:某些有意義的自媒體信息看完之後寫一個output總結,或者和朋友用聊天形式分享一下,否則看了等於白看。
不嘴碎
睡商:倒頭就睡的能力,往大了說,就是隨時放下包袱,建立心牆的能力。
用眼50分鐘,望遠。
購物少而精:5件T只有2件常穿,常穿的大概率是較貴的。所以買兩件貴的就夠了。少關注快時尚帶貨博主,快時尚在有好東西在旁邊的時候,使用次數太低。另外買的時候問自己,明天可穿嗎?答不出這個問題不買,人的心意會變的,不給下個季度囤。
情緒管理:心情不好的時候掛在臉上需要好好改。做不完事情嘆氣算啥事兒啊。不擺臉給supervisor看。。。
Honest+擺脫思維惰性:在結論和論證中尊重事實,研究方向上以老闆需求為重,不能因為有些方向容易出成果顯得自己很努力,就瞎做沒有特比必要的努力。
不推卸責任:不推卸責任給同事和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