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 視頻剪輯:軒逸瑤
有一種感動,叫「中國紅」
有一種驕傲,叫「五星紅旗」
有一種表白,叫「我愛你中國」
記者從武漢市城管執法委獲悉,全市張掛國旗工作27日晨基本完成,在沿江大道、解放大道、徐東大街、臨江大道等城市主幹道、窗口區域和長江大橋、長江二橋、江漢一橋、二七長江大橋、沙湖橋等5座橋梁的路燈杆上,4萬面國旗迎風飄揚,展現最美的「中國紅」。
用最美的「中國紅」
向祖國真情告白
三陽路路口的國旗解放大道沙湖大橋徐東大街上全線「飄紅」長江大橋上國旗招展今年國慶節前國旗張掛的方案設計負責人兼設計師彭超告訴記者,他們從5月份就開始研發工作,今年武漢街頭的國旗不同以往。
「面料更好、更細、更重、更有質感,往年旗面只塗了單面納米塗料,今年塗雙面;每面旗布重6至7克,更不透光。」以前的國旗容易出現滑動、纏繞等問題,他們請來相關專家加入研發團隊,將問題一併解決。「今年的國旗有V字型和工字型兩種張掛形式,跨江橋梁和道路兩側採用工字型安裝模式,高架橋上採用V字型安裝模式。工字型的傳統掛法容易滑動及損傷燈杆油漆,現在的新型底座用了納米材料製成的增強尼龍,輕便、耐用、減震;V字型掛法底座沒變,但新增一個頂端旋轉裝置,不管風往哪個風向吹,旗幟都不會纏繞,很快恢復原狀。我們曾在江北快速路實驗十天,就算下很大的雨旗幟粘到一塊,也會在雨停後很快風乾,恢復原有樣子。」
「國旗張掛工作我做了兩年,今年心情特別不一樣。」26日21時,看著國旗升上路燈杆,長江兩岸燈火輝煌,彭超感慨萬千。「90後」彭超在疫情防控期間是一名志願者,「我老婆是醫院護士,她上一線,我很擔心,就去醫院做了64天志願者。」他把5歲的女兒送到父母家,自己跑到醫院裡搬床搬物,發放轉運物資,還和三個朋友湊了13萬元錢,買回防護服等物資捐給醫院。知道他這些故事的漢陽區城管局工作人員說:「當時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他做的事,覺得他真是英雄。」
彭超說自己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事。「疫情改變了我很多,可以說我的價值觀都變了。以前看到國旗,就是覺得自豪;現在看到國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更加明白什麼叫做生命至上。看到紅色的國旗,就好像看到英雄用鮮血在守衛我們的國家,保護我們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