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可怕!現在針對俄羅斯的網絡攻擊也可能引來核反擊了

2021-02-25 鋼雨百科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軍事

美國《福布斯》網站6月9日刊登專家文章,分析俄羅斯的新核戰略:先進行核攻擊,再打電話。
想像一下這種情況:殘酷的網絡攻擊使俄羅斯的電網癱瘓。網際網路崩潰了,房屋內黑暗寒冷。由於混亂中的事故和犯罪率激增,醫院正在靠發電機運轉。核電廠的堆芯融化了,核輻射籠罩著俄羅斯大地。俄羅斯的軍事指揮與控制系統開始出現混亂。俄羅斯情報人員堅稱他們已經把網絡攻擊追溯到美國的代理人身上。由於擔心電子攻擊可能是更廣泛攻擊的序幕,並且這已經超出了常規的範圍,俄羅斯總統決定以核動力的「海燕」巡航飛彈進行報復。於是,核爆炸摧毀了關島的美國空軍基地,炸死了成千上萬的人。當美國總統的手指懸停在自己的紅色核武器按鈕上,數十億人恐懼地等待著世界的終結時,俄國領導人打電話給聯合國,宣布了每個人已經懷疑的事情:「我對美國進行了核攻擊。」誠然,這個虛構的場景有點愚蠢,但是它反映了俄羅斯現實的核武器政策文件「核威懾領域國家政策的基本原則」的一些主要原則。莫斯科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了新版本的核政策文件。俄羅斯科學院普裡馬科夫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的德米特裡·斯特凡諾維奇(Dmitry Stefanovich)對該政策進行了翻譯,並指出了該政策中最奇怪,最恐怖的部分。最可怕的是俄羅斯政府現在認可進行第一次核打擊的理由。斯特凡諾維奇在其俄羅斯政策摘要中發推文說:「核武器只是為了威懾。」「它的使用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俄羅斯盡最大努力減少核威脅,並防止可能導致軍事衝突和核襲擊的政府之間的衝突。」但是,在俄羅斯提出的發射核武器的正式理由中,有外國對手對俄羅斯及其盟國領土使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對「關鍵的平民或軍事設施」的攻擊或幹預。具體來說就是可能與俄羅斯的核武庫有關的基礎設施。斯特凡諾維奇在推文中說,該政策並未具體說明這些攻擊可能採取的形式,但「有效地包括了網絡攻擊」。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於2018年初宣布的自己的核政策也允許在民用基礎設施遭到襲擊後進行核報復。莫斯科的新核政策最怪異的是它概述了核打擊後俄羅斯總統的職責。「總統可以告知其他國家和/或國際組織的軍事政治領導人,俄羅斯已準備好使用核武器,或者已經決定使用核武器,或者已經使用了核武器。」隨著蘑菇雲在異國領土上升起,似乎最後的彌補效果並不明顯。斯特凡諾維奇發推文說,那真是個「有趣」的事。

輕便舒適,外形美觀,關鍵是具有防臭除異味的功能,讓你久穿不腳臭

跟警察發生槍戰,火力竟力壓警方,無奈之下武警調來了兩門火炮

相關焦點

  • 烏克蘭網站遭受來自俄羅斯網絡的大規模攻擊.
    今天,烏克蘭指責未具名的俄羅斯網際網路網絡對烏克蘭的安全和國防網站進行了大規模攻擊。
  • 傳拜登政府將制裁俄羅斯 懲罰其黑客攻擊等活動
    美國等國家指責莫斯科發動SolarWinds網絡間諜活動,並且給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下毒等。 拜登政府將SolarWinds網絡活動描述為「不加區別地」且具有潛在「破壞性地」攻擊美國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此舉將允許美國政府宣布俄羅斯黑客行為不等同於美國的間諜活動,並可以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制裁。
  • 今日快訊| 美國首次承認對俄網絡機構進行攻擊, 首爾已故市長樸元淳出殯
    美國首次承認對俄網絡機構進行攻擊據多家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他於2018年批准了對俄羅斯網際網路研究所的網絡攻擊。報導稱,川普指責他的前任歐巴馬「很早就了解這家俄羅斯網絡機構」,但「為了協助希拉蕊競選總統而保持了沉默」。
  • 美媒挑撥「中國和孟買大停電有關」,印度網絡執法部門:沒證據
    【環球網報導】美媒挑撥中國「與孟買大停電有關」後,印度新聞網站「The Print」消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網絡執法部門警司1日表示,沒有確鑿證據表明中國黑客破壞了孟買的電力供應
  • 俄媒:美反導系統有重大缺陷 無力應對中俄飛彈攻擊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月19日發表了安德烈·列茲奇科夫的題為《俄羅斯和中國暴露出美國反導系統的大缺陷》的文章。全文編譯如下:美國通過的飛彈防禦發展戰略具有重大缺陷:在俄羅斯和中國的大規模飛彈攻擊前它拯救不了國家。按照美國《福布斯》雜誌的觀點,美國人能擊退的只有來自半島對手的進攻。這一問題是過去30年撥款不足造成的。這種擔憂的理由有多充分?
  • 中俄友好的明證:從蘇聯到俄羅斯,指向中國的核彈急劇減少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森,這兩人執政時期,中蘇美關係發生了很微妙的變化,中美關係向好,中蘇關係惡化】擁核國家針對特定國家的核武器數量,一般都會根據兩國關係的變化進行調整。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以中國和蘇俄為例,蘇俄從1970年到2020年,針對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就呈下降趨勢,在這個時期,尤其是近些年,俄羅斯針對美國的核武數量,逐漸增多。
  • 爭奪一名俄羅斯黑客,美俄又「幹」起來了……
    他必須決定向俄羅斯還是美國引渡此人,但此事可能將「激怒」另一方。報導認為,尼庫林是美俄角力的另一事例。俄羅斯一向反對美國以黑客攻擊相關罪名自第三國引渡俄羅斯公民至美受審。而美國已針對在拉脫維亞、西班牙和希臘等地被捕的俄羅斯黑客,提出了引渡要求。一名2016年在芬蘭被捕的俄羅斯黑客此前已被引渡到美國,並於今年8月被美國聯邦法院判決有罪,開始服刑。
  • 核電站被指遭網絡攻擊,印度官員堅稱核設施「絕對安全」
  • 美媒:川普可能再次讓政府關門……
    美媒稱,美國總統川普11月3日表示,他不會承諾讓聯邦政府在11月底的撥款最後期限過後繼續運轉。
  • 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眾所周知,從歐巴馬時代的「重返亞太」戰略開始,美國便進一步加強與印度洋大國印度的聯繫,並且試圖建立穩固的「美印聯盟」。
  • 俄羅斯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下酒菜比我們還「硬」!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過俄羅斯人的下酒菜呢?俄羅斯人其實非常喜歡喝酒,而產自俄羅斯的伏特加,也是享譽全球。不過就連來自伏特加產地的俄羅斯人也表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下酒菜比我們還「硬」!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俄羅斯人喝酒,由於度數很高,所以總是要配上一些「硬菜」才能夠開懷暢飲。比如酸黃瓜、鯡魚土豆、生鹹魚片、魚子醬等等,這些無不例外都是昂貴或者味道一般人無法接受的!
  •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美國本土也進不了這項「中國技術」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美國本土也進不了這項「中國技術」,在去年的時候,美國對中國的各大科技品牌實施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為熟知的無疑是華為了,但是另外一個品牌卻在限制當中發展得愈發壯大,那就是「大疆」。
  • 關注 美媒:北京空氣汙染遠遜於印度 但霧霾時很可怕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美媒稱,儘管北京因可怕的霧霾瀰漫天空而再次成為全球新聞,但看看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名單
  • 每日安全資訊: 法國第五電視臺遭受網絡攻擊,靠拔插頭挽救
    如今,其主管伊夫·比格特向BBC透露:若不是一名技術人員拔下正在散布惡意軟體的被感染系統電源,這次放送中斷的時間可能還會更長。2015年4月8日20:40,TV5Monde所有12個頻道全部停播。直到第二天凌晨05:25,一名恰好在災難發生時偶然在場的技術團隊成員,才將首個頻道恢復播放。
  • 網絡上的言語辱罵到底有多可怕?
    說真的,網絡上的語言辱罵會逼死人的,網絡上的人永遠不知道他們看到的是真實的,還是別人想讓他們看到的@Jori 惡語宛如七月寒冬,有時候沒真正完全了解一件事,不要隨便發表有辱罵字眼的意見,眼見有時不是為實
  • 海外 震驚,德國核電站遭受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負責人Amano稱,德國的一個核電站曾在兩三年前遭受過一次「顛覆性」的網絡攻擊。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 Amano提到:」網絡攻擊核相關設施或活動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 歷史上的今天 : 第一次針對平民的化學武器攻擊
    1987年6月28日,伊朗北部的薩爾達什特遭到了伊拉克軍機發射的化學武器攻擊,130人在攻擊中喪生,超過5000受傷,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平民的化學武器攻擊
  • 「聲波攻擊」第二季,中國的回應來了
    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國務院日前聲稱,在此前一名美駐廣州領館僱員因「感知反常聲音」而出現「輕度腦損傷」後,又有至少兩名美駐華外交人員出現類似症狀,目前美國務院已將他們從中國撤離。不少美媒將此和之前美國聲稱的其外交官在古巴遭受「聲波攻擊」一事聯繫起來,稱現在美官方懷疑「罪魁禍首或許是中國或俄羅斯」。
  • 網警提示:黑客展開新一輪攻擊,目標主要針對這一類網站……
    接國家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和公安部通報,2017年6月27日晚,烏克蘭、俄羅斯、印度及歐洲多個國家遭遇Petya勒索病毒襲擊
  • Turla APT:攻擊瑞士國防部及外交部承包商系統
    E安全9月19日訊 瑞士政府表示,國家網絡安全專家發現並阻止了一起針對瑞士國防部的網絡攻擊企圖,而另一起攻擊則劍指瑞士外交部一家承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