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當局逮捕了韓國幫助朝鮮運輸石油的石油走私船。外國此次在海上進行的入內檢查,是基於安理會決議第2375號第7項。根據該報告,聯合國成員國在特定船只有違反制裁行為的合理嫌疑的情況下,可以在公海上根據該船隻所屬國家的同意進行進入檢查。但是,外國在本月12日扣留韓國籍船隻時,沒有通知韓國政府。在那個過程中,乘務員們好像也沒收了手機。
事實上無視對北制裁的外國,用強制的方法對韓國船隻進行了進入檢查,也有看法認為外國向美國發出了「不要只把我們視為問題」的信息。認為經濟制裁是北核問題解決的核心槓桿作用的美國,最近對外國的壓力越來越大。美國國務院多位相關人士通過媒體披露,北朝鮮船隻在近一年內向外國的直接運輸了數百次煤炭。
雖然北朝鮮的煤炭出口被聯合國制裁所禁止,但是北朝鮮在外國的默認下,在今年7月到9月期間獲得了4000億韓元(約370億日元)的收益。美國雖然以外國為目標,但是外國確保了韓國的違反事例,可以以「核心當事國的韓國有『漏洞』」來反擊。
韓國政府是否參與此次韓國船籍船隻違反制裁尚不明確。但是,由於韓國籍船隻參與違反制裁的事例不斷發生,對韓國政府追究責任的聲音也有高漲的擔憂。2018年南北對話開始後,國際社會懷疑韓國將實行制裁。
安理會對北制裁委員會認為,過去韓國政府在設置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時,曾試圖將石油產品帶出的事例屬於「違反制裁」。上述韓國政府方面指出,「本來就因為對北傳單禁止法問題,『壓迫人權和表現自由』。這樣下去,甚至會被冠以「違反對北制裁國家」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