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橋區橋東街道恆大城南區有住戶向我們反映,這陣子不斷有運載淤泥的車輛開進他們住宅區後面的一片山邊空地,往那裡的水池傾倒淤泥,產生的臭味給附近住戶帶來很大的困擾。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站在恆大城南區的高層住宅樓上往下望去,陸續有滿載淤泥的貨車開進住宅區外面的這片山腳空地,往一個水池旁邊傾倒淤泥,現場有推土機正在將淤泥往水池裡推平填埋。大概半小時的時間裡,就有四五輛貨車運載淤泥來這裡傾倒。這個池子一大角落已被填埋,而在不遠處另一個較大的水池邊,也傾倒了不少淤泥。
小區住戶
從早上七點多八點就開始,一直載到中午,下午有時有、有時沒有,到現在連續有三四天了。從樓上看的時候,看到載了一車車黑黑的東西,有時是固體的,有時裡面摻雜著水。據住戶們說,自從有貨車運載淤泥來山邊傾倒後,不僅每天運輸車輛作業的噪音影響到大夥休息,而且淤泥產生的異味更給住戶們帶來困擾。
小區住戶
他們是倒在我們小區外面山邊的池裡,原本這個池池水很清,下雨很大的時候,這個池還是有起到一定洩洪的作用,水排到那裡去。現在水質變得很差,而且晚上下去樓下散步的時候能聞到很臭,所以想看這究竟是否合理合法。小區住戶
那些泥土有時是有味的,住在那裡我們的窗戶不敢開。倒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是對環境有害呢?如果這些有重金屬,對土地土壤有影響嗎?在現場,記者遇到了運載淤泥車隊的管理者劉先生。據他介紹,這些淤泥是從橋東街道臥石村一個在建電排站施工現場運載過來的。
劉先生
臥石的膠蘭池在建一個電排站,排澇的,這些土回填清淤,倒在這山後面,暫時寄在這裡,別的沒地方倒,大概要填兩天的時間。隨後,記者電話聯繫臥石村村幹部證實了這一情況。據該村村幹部介紹,臥石村膠蘭池電排站是東山路片區排澇工程建設的一個節點。之前由於施工需要,在池裡回填了許多泥土,如今電排站水面工程已基本完成,趁著涸水期,施工方正在把原先回填的泥土清理出池。
湘橋區橋東街道臥石村村幹部
其中涉及到一些淤泥和原先回填的雜土要清理掉,不然堵到排澇口,可能會造成嚴重內澇受浸。經過和街道、業主方、施工方協調之後,為了確保不出現內澇,在村先找個地方騰退出來傾倒淤泥。工程完成由施工方清理轉運掉。據村幹部介紹,傾倒淤泥的這片山體,是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瓷土盜採點,山邊的水池其實是盜採後形成的坑窪地,並不是天然池塘。對於把淤泥傾倒在這裡是否影響生態環境,村幹部是這樣回答的。
湘橋區橋東街道臥石村村幹部
取的土,多方也有在現場看,不是垃圾土,都是沙泥土去回填的。盜採點原先也被人挖得坑坑窪窪,泥土堆在那裡,填平一些坑坑窪窪也消除掉一些安全隱患。記者從湘橋區橋東街道了解到,施工方暫時把淤泥傾倒在臥石村的山邊,確實有取得街道辦的許可,街道辦也要求施工方在完工後儘快將淤泥清理,以免造成其他影響。
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本臺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一秒找到「潮州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