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婆姐的由來是依據《福建閩部別記》中記錄,五代後唐永和年間,臨水夫人陳靖姑(即陳太后)得到了許真君大法師之傳授法術而精通各門道家法,曾替閩王王審知解決妖患,救出皇后和三十六位宮女,閩王為了報恩,將三十六宮女送給給陳靖姑為徒弟,稱三十六婆姐,每個都會除妖降魔、解厄之運、救援產婦、保胎送子,每年正月十五日,三十六婆姐即分成三組(即十二婆姐),有求必應,勸說民眾除惡為善,深得民心。
臺南傳統十二婆姐陣頭
臺南十二婆姐陣頭
婆姐屬於臺灣傳統遊行陣頭之一的人物,傳說中可是為小孩收驚驅邪、去煞化吉的特殊隊伍。俗稱為「婆姐神」的十二婆姐,來自民間信仰中的「婆姐母」崇拜,被看成保護嬰孩平安的守護神,常見於臨水夫人廟、註生娘娘廟……等。十二婆姐在隊伍中是三十六位,因時代進化,加上工作繁忙,因而簡化成十二位婆姐,分別是總管陳大娘、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以及十二宮彭英娘。
十二婆姐兼顧送花(送子)的功能
近年來,隨著閩臺兩岸密切的文化交流,臺南的十二婆姐陣頭成功引進才福州倉山——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出生地。由陳靖姑故居的藝術團進行編排與創新,演出《十二婆姐送平安》,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節目曾受邀前往展演,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臨水文化,送上平安吉祥。
陳靖姑故居藝術團《十二婆姐送平安》登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演
《十二婆姐送平安》走進三坊七巷
每年臨水夫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期間,《十二婆姐送平安》作為固定節目,深受參會嘉賓和信眾的喜愛。婆姐陣頭在表演之後,還會送上臨水夫人平安符、平安糖等,為信眾送上平安與吉祥。
十二婆姐參加中央電視臺節目錄製
天下娘奶回娘家之十二婆姐表演
臨水民俗文化旅遊節上《三十六婆姐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