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俊:創業點子多 打拼不停步

2021-02-21 昌吉退役軍人

疆巴蜀火鍋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輕音樂主題燒烤餐吧正在裝修,閒不住的康俊又有了新想法。

「我聯繫了幾個朋友,準備成立一個食品公司,專門搞綠色健康大禮包,我連名字都想好了,就準備註冊商標,你看這是我設計的包裝盒。」1月21日,見到康俊時,他正在火鍋店和朋友們商量大禮包的事。

康俊今年35歲,既是火鍋店老闆、又是合作社理事長,但他卻喜歡別人叫他「康班長」。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曾在部隊當過班長。

2013年,康俊從部隊復員,回到家鄉吉木薩爾縣。五年軍旅生活中,他站過崗,燒過鍋爐,開過通訊車,扛過攝像機……這些經歷塑造了他不甘於現狀、敢闖敢拼的性格。

短暫休息後,康俊揣著5萬多元復員費來到昌吉,他覺得這裡的創業機會多,打算在這裡開啟創業之路。憑著在部隊當過宣傳員的經歷,他租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開起了廣告公司。「第一次創業,我想得太簡單了,那時候光有激情,但是沒有人緣、沒有客戶,生意很慘澹,硬撐了一年就關門了,一分錢沒掙,還賠了幾萬元。」康俊說。

創業沒有一帆風順的。經過市場調查,康俊發現二手房中介生意不錯,他把原來的廣告公司重新裝修了一下,開辦了二手房中介所,但是經營還是不順利。

2017年,康俊回到吉木薩爾縣,恰逢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康俊和朋友一合計,流轉承包了村上60畝土地,成立了果蔬種植合作社,種植無公害白菜、椒蒿、土豆及葡萄等,又成立了養殖合作社,飼養牛、羊、馬,出售牛羊肉、燻馬肉等。土裡刨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雖出生在農村,但對種地和養殖卻一竅不通。他請來當地的專家,僱了20多名把土地流轉出去的村民給他幫工。通過不懈努力,他的合作社生意逐漸好起來,兩個合作社一年收入達四五十萬元。

「當時我心裡沒底,生怕合作社生產出來的好東西沒有銷路。好在我們堅持綠色種植、科學養殖,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剛開始,合作社的產品都是在當地銷售,後來外縣市的客人訂購得越來越多。」康俊說:「那時我的電話就是訂貨熱線,每天諮詢訂貨的電話不斷,最多時一天賣了3噸多果蔬。」

康俊和員工正在商量火鍋店的菜品。梁宏濤 攝

看著自家的果蔬這麼受歡迎,康俊又有了想法,他想開一個餐館,就用合作社生產的蔬菜和肉。有了想法就行動。2018年年底,康俊把合作社安頓好,又回到昌吉,找地方、選門面、辦手續、搞裝修。兩個月後,既有四川風味、又有新疆味道的疆巴蜀火鍋店開張營業。「剛開始火鍋店生意還是非常不錯的,每天有二十多桌客人,周末客人多的時候還得排隊。」康俊說。他還擔任著合作社的理事長,火鍋店的部分蔬菜和牛羊肉都來自合作社。

一直對餐飲市場看好的康俊最近又有了想法,他投資60萬元在火鍋店的旁邊開了一家輕音樂主題燒烤餐吧。

一路走來,康俊永遠不安於現狀,他創業點子多,打拼不停步。(昌吉日報通訊員 梁宏濤)

相關焦點

  • 一家四代聾啞人 臺灣聾啞夫婦打拼創業賣滷味
    嘉義市聾啞夫婦江澤明
  • 李登科:打拼12年變身創業導師
    白皮書介紹了青巖劉從一個普通農村蛻變成為電商新城鎮、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示範基地的過程。這本書的編撰團隊領頭人,就是李登科。  創業:隔行不隔山  2004年,大學畢業不久的李登科放棄了公務員的安逸生活,來到了義烏。身處這個充滿商機的城市,面對眼花繚亂的商品,李登科一度陷入迷茫。但憑著年輕人的滿腔熱情,他邁開了創業的步伐。
  • 馬雅: 「學習不停步,青春正當時」
    一大早,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熱電廠化水車間工作群裡十分熱鬧,原來在公司舉辦的青工流程圖繪製大賽中,化水車間馬雅從10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憑藉紮實的工藝知識奪得了大賽第一名。馬雅,個頭不高、性格恬靜。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們知道,為了能更快地掌握操作流程,她積極參與培訓,主動要求到化水車間通崗學習。對馬雅來說,新的車間意味著一切要重新開始。「學習不停步,青春正當時。」是馬雅最喜歡的一句話。
  • 創業 臺灣阿嬤大陸開農場:不辭長做仙遊人
    2008年,張玲惠放棄臺中的餐飲生意,來到仙遊投資開發200多畝山地,在花甲之年當起了農場主。圖為張玲惠在與同行分享創業經驗  若不是相逢在仙遊縣鐘山鎮南興村的寂靜山嶺,眼前這位挽著一頭長髮、裹著絲巾的阿嬤,會讓人以為她正準備去跳廣場舞,但張玲惠剛剛查看完牛樟芝菌種,從實驗室出來。
  • 點子女王今晚揭曉!
    今夜型男將為您展示他們的力與美,也將接受現場觀眾和苛刻評委的點評,小編今天廢話不多說,只為您帶來一些小小圖透,如果今晚錯過,將會是您自己的損失哦!幾乎不用水也能煮雞蛋】煮雞蛋是個技術活,要好好看著時間,煮生了怕細菌殺不死,煮老了又不僅容易噎著人,而且營養價值下降。如果不小心把雞蛋煮破了,還浪費蛋!怎樣才能讓以上所有的問題一次性都解決呢?明天22:00告訴你幾乎不用水也能煮雞蛋的妙點子!
  • 朋友生日驚喜創意點子_生日驚喜許願創意點子
    朋友生日驚喜創意點子?生日驚喜許願創意點子?
  • 動態 友邦廣東20周年公益行動不停步—— 關愛「愛奇兒」 奉獻天使心
    基於多年切身經歷,林照程夫婦深深感到「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於是他們在2002年邀請數個身心障礙兒的家庭,一同組成了「天使心家族」。7月2日,友邦廣東特別邀請了臺灣天使心家族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特助林憶芬女士在公司職場舉辦了「天使心」志願者招募說明會,40多名內外勤愛心夥伴參加了此次活動。
  • 外國人在下沙|德國人羅豪思:下沙圓了我的創業夢
    他說:「杭州與我的家鄉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讓在外打拼的我感受到了一份溫暖。」工作與杭州這是適合創業的城市2009 在羅豪思看來,杭州濃厚的創業氛圍,是他最終選擇把公司落戶在杭州下沙的最大原因。 「杭州除了大企業外,還有很多小的創業公司。特別在像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出現後,很多年輕人開始創業,這個現象十分的特別。」羅豪思認為,在杭州的創業者總會抓住機會不斷地去嘗試,這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國人來杭州工作。
  • 貴州90後創業小夥年前結清81人工資
    「我發得6000多塊,可以多買點年貨過年了。」「這個小夥人不錯,每年都準時在年前把我們的工資結完。」
  • 【吳大偉做客潮人坊】中國好哥哥勵志創業
    吳大偉一個極其符合處女座完美主義特性的人,無論哪個領域,都會花心思將其經營好 中國好哥哥不炒作最萌身高差是相差18釐米,他非常認真地說,初中時期曾長到150多斤,當時就連跟同學相處也會感到自卑。因此,想重新找回自信成了吳大偉努力瘦身的動力,通過3個月不吃肉、每天跑步一小時,終於成功甩掉30斤肥肉。由小胖子晉升為小男神的吳大偉,從此在貪靚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 懷集退伍軍人李茂生:艱辛實現創業夢,努力幫助更多人!
    水果批發、承包果園、開農場,從線下做到線上,經過數年艱辛的創業打拼,44歲的他完成了由退役軍人到行業領軍人物的完美蛻變。我們堅持結合觀光旅遊的自助式農場發展模式,到時候來遊玩的人多了,還可以輻射帶動附近村莊發展產業。現在農場主要由徐攸平打理,而我則負責將每天產出的百香果運到批發檔口銷售。
  • EcoTalk第一期:「我為什麼走上了體育創業這條賽道」 嘉賓:李韜之、駱達
    《EcoTalk》是中文網際網路第一檔專注於體育產業的談話類播客,旨在為從業者,投資人以及任何對體育產業感興趣的同仁而準備。
  • 別人家的公司:員工生日驚喜60個點子
    一家好的企業都有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今天小編整理員工生日驚喜60個點子中的6個點子,如何給員工過一個驚喜的生日會,還能增強企業團隊凝聚力,增進員工友誼
  • 網易新聞:傳統創業沒落,盒子支付踐行新時代的創業之路
    的小微企業多為傳統行業,全民已然進入浩然的創業浪潮之中。大浪淘沙,傳統創業已然不能適應時代發展,作為創業者應該認清其困難本質。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在如今的環境下變成"傳統創業處處難",三大壁壘制約著每一個創業者。以傳統熱門行業——餐飲為例。區域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大型連鎖巨頭瓜分市場,初創型商戶多以補充姿態進入市場,而存活時長也平均僅有8個月。強大的競爭壓迫,為創業者的第一道坎。
  • 9又4分之3咖啡書屋:最好的點子需要一杯上好咖啡
    或許是因為自身從事創意工作的緣故,主持設計的Plasma Nodo團隊相信最好的點子與對話少不了一杯上好的咖啡,同樣,科技雖然可以做非常多的事,
  • 小眼勾魂VS年薪50萬創業GG(多圖)
    19樓用戶名:許楊君個人簡介:29歲,巨蟹座 ,年薪50萬以上 ,本科,身高171CM,在杭州創業了5年擇偶要求:希望你是一個善良.孝順,性格脾氣要好,有愛心的一位女孩希望可以一起在杭州打拼
  • 貝塔斯曼龍宇:創業是少數人的事,加入創業團隊不是.
    BAI創始及管理合伙人龍宇說,她們不太受外界環境影響,每年都是這個速度。況且,所謂的寒冬,有被誇大的嫌疑。資本依然在尋找好的項目。▌本文作者:西嶽▌拉勾網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2015 拉勾網保留所有權利►Lagou跟龍宇女士進行了一場談話,她談了談這些年的經驗,什麼人適合創業,以及投過的靠譜企業。
  • 還有怎麼梳都不會掉頭髮的妙點子!
    (《超級點子王》強勢進駐晚間黃金檔,內容更豐富,節目更精彩!今天是2015年1月27日,農曆臘月初八,這裡是超級點子王。大家隨時可以到我們的微信微社區參加點子話題討論,點擊最下方的「閱讀原文」就能進入微社區哦!讓我們來看看今天又有哪位觀眾遇上了難題呢?今年更高,教你做年糕!
  • 【社會】固原男子不惑之年養兔子創業,不料兩個多月死了600多隻…
    從年初到年尾,從創業到結束,不到一年時間,馬先生心力交瘁。馬先生今年44歲,家住原州區頭營鎮,打工、種地是他們一家人主要的收入來源。去年年底,得知兔肉一斤能賣13塊錢左右,不惑之年的馬先生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今年3月份,我開始買兔籠、進設備、買飼料,在附近村子和同心縣購買了100隻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