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電視臺《夜線》欄目報導了「女子被假警察洗腦 真民警及時出手阻止」的案件。
1月20日下午,泗縣泗城鎮的朱女士接到自稱是北京警察的電話,說朱女士涉嫌信用卡套現犯罪需要協助北京警方調查。當朱女士按照假警察設計的套路越陷越深時,泗縣警方通過詐騙預警發現朱女士可能被騙,及時阻止了這起假警察詐騙行為。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
注意!
不法分子編造身份,與事主聯繫並謊稱其銀行卡或社保卡等涉嫌某起案件,隨後再轉接至所謂的「辦案人員」那裡,從而一步步對事主實施詐騙。
近期,安徽省公安廳反電詐中心發布了預警通報,這類案件在我省又發生多起,希望市民能夠提高警惕,遇事要冷靜,多向身邊的親人朋友諮詢,並及時與公安機關聯繫。
據介紹,這類案件的不法分子會自稱通管局、社保中心、銀行客服等工作人員,稱市民名下手機號碼、社保卡、銀行卡等涉嫌違法犯罪,並將電話轉至「公、檢、法」機關。隨後,所謂的辦案人員會通過電話或QQ、微信等進行案件辦理、做筆錄,還會發送「警官證」、「公檢法」網站連結、「通緝令」等,以此來騙取市民信任、引起恐慌。不法分子在利用QQ、微信與事主聊天時,讓事主在撥號鍵頁面輸入一串代碼,實際是呼叫轉移代碼,以此來防止公安機關對事主進行勸阻攔截。
隨後,不法分子會以種種理由,讓事主將錢款轉移至「安全帳戶」。1、司法機關辦理案件有規範流程,不會通過電話或QQ、微信等方式辦理、告知,更不會發送所謂的「公檢法」網站連結、「通緝令」等。
2、司法機關沒有所謂的「安全帳戶」,遇到索要銀行卡號、取款密碼、手機驗證碼等或轉帳至某「安全帳戶」的一定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