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敦煌,除了莫高窟,當然少不了鳴沙山月牙泉。
與鳴沙山相伴相生的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已經被稱為為「敦煌八景」之一,因而得名「月泉曉澈」。月牙泉的南北長度近100米,東西寬度大約為25米,其彎曲的形態宛如美麗的新月,因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的周圍都是高高的沙山,在中間有一個形似月牙狀的小泉,由於地勢的關係,在颳風的時候沙子不會往山下走,而是直接從山下往山上流動的,所以美麗的月牙泉就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因而月牙泉被稱為沙漠奇觀。美麗的月牙泉如夢一般的謎,經歷千百年來都不為流沙所淹沒,更沒有因乾旱而枯竭。在茫茫的大漠中有這樣的泉水,真是美麗又奇特,造化之神奇。
在月牙泉邊的月牙閣前,座落著一尊觀音像,稱為水月觀音,是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之一,因觀音靜觀水中月得名,源自敦煌莫高窟壁畫。
在此地供奉水月觀音像,泉似月牙,月映泉中,觀音靜觀,相得益彰。水月觀音是由張明生先生出資、杜永衛先生設計而成。
2010年夏,水月觀音銅像立於此處,張明生先生尋得乾枯多年的樹墩作為底座但神奇的是,第二年枯樹開始發芽,幾年後,奇蹟般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枯木逢春,枝繁葉茂,讓人嘆為觀止,真是天人感應。
有趣的悟空 有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