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清水灣邵氏片場,曾是全球最大私營影城,至今有逾半世紀歷史。當年的《獨臂刀》《少林五祖》《大醉俠》等影片都在這裡完成。
雖然曾有過如此輝煌的過去,但也逃不掉被拆的命運。業主復星國際早前向城規會申請,將片場改建,提供749個低密度單位及183間酒店客房。重建申請於3月獲城規會通過。
不過在獲批的重建計劃會加入保育元素,具標誌性的邵氏行政大樓、片倉、配音室及已故邵逸夫爵士昔日辦公室獲原址保留,將改裝成包括文物展示場地的商業設施。而一號錄影廠、邵氏別墅部分外牆、製片部等部份將會被保育。
較為擅長拍攝廢墟及遺址的攝影師 Sing Chan對於有關決定感到可惜。他曾往邵氏片場拍攝數次,拍下了邵氏片場的最後模樣。
▲邵氏片場的行政大樓外牆上,可見有不規則的窗框設計。
▲邵氏片場內的行政人員宿舍獲保留。
▲邵氏片場內的守衛室。
▲邵氏片場內的服裝間。
▲邵氏服裝間內部,仍有許多衣物掛在衣架上。
▲邵氏片場內的餐廳。
▲邵氏片場三至四號錄影廠。
▲現場更有樂易玲舊日的工作證!
▲清水灣已荒廢的邵氏片場布滿原卷菲林,充滿歷史價值。
▲片場遺留了很多當年的電影海報,廢墟中影下的鏡頭讓這些歷史重生。
▲邵氏片場化妝間,有傅聲的香爐,在拆除時被清理掉了。
▲2號宿舍屬「H」型建築,邵氏著名影星鄭佩佩曾入住過,被評為2級歷史建築。
攝影師 Sing Chan表示,裡面還有數個大型的室內片場,也有一些舊式的試片室,將完成拍攝的電影播放予老闆看,試片室內仍存有一些木製的折凳或舊裝飾。
他說,片場內亦有衝曬菲林的地方,亦保留了一些宣傳單張及紙製品。這些舊物令他深刻感受到,一套電影從這裡由零開始至一套電影的誕生,因此甚具價值。
▲邵氏片場的電影劇照及劇本。
邵氏片場於1961年啟用,以往出入的都是林黛、狄龍、周星馳、梅豔芳、劉德華這些巨星,締造了一代電影神話的夢工廠,現在也隨著時代的洪流,歸於了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