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一陽:旅遊文明亟需「忍勁」來發力
10月6日晚,幾名河南遊客在喬家墩子一海鮮排擋就餐時提出異議,並稱:「大排檔太髒了,還不如家裡廁所乾淨。」店家聽到後與遊客發生爭執,一言不合雙方動手扭打起來。事後,據警方調查,當時動手的是兩名河南遊客和這名大排檔老闆,河南遊客當時手持打人工具,手部受傷,表皮損傷,大排檔老闆並未藉助工具,頭皮裂創2處,頭部縫了十多針。(10月8日新華網)
又是一起旅遊引發的不文明行為,又是語言惹的禍,昨天教授罵保安「看門狗」而引發肢體衝突,今天遊客抱怨大排檔髒而引發「武打」,這世道到底是怎麼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怎麼就變得這麼糟糕,看似小得不能再小得事卻瞬間被充滿了火藥味,要麼大打出手,要麼群起而攻之,甚至弄到被拘留的地步。
動輒打假鬥毆,只有流氓地痞才會如此野蠻粗暴,因為一句話惹出這麼大的禍來,真是小不忍則亂大謀。而事實上,近年來禍從口出的事件也是舉不勝舉,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口角糾紛的「升級」呢?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還在於個人教養問題,只要雙方當事人中有一方有足夠的「忍勁兒」,就能夠遇事冷靜、寬容豁達,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本來出門在外就不可能像在自個家裡一樣方便適時自然,能忍則忍,實在忍受不了就乾脆別出門。要出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管是環境差,還是飲食不習慣,也不管是面對責難,還是面對不文明行為都要保持一顆平和豁達的心態,既能夠通情達理,又能夠寬以待人,既會為人處世,又會合理化解矛盾,唯有如此才能適應得了社會冷暖萬象。
「忍」是一種成功的修養,是一種博大的氣度。只有懂得「忍」才易走向成功,只有懂得「忍」才能創造出人生的奇蹟,只有忍得住內心的急躁,耐得住旁人的冷嘲熱諷,才能夠化化幹戈為玉帛,才能夠化敵為友,營造出溫馨和諧的人際關係。只有學會忍耐的人,其內心才會有平和、淡然的境界,理解、寬容、仁愛的品質就是這樣修煉成了。從事件表象來看,河南人「口無遮攔」、魯莽成性才導致了互毆,要是從「理」上來說的話,最無理的也應該是河南遊客,若是其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質修養,懂得寬容理解的重要性,也能夠掌握得了說話做事的分寸,也許就不至於把老闆給惹急,就不會有後來的打架互毆事件。
概而言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事情已然發生,再多的抱怨和指責都解決不了問題了,當務之急就是雙方都能拿出高度的認識來,該醫的醫,該治的治,能夠協商解決固然是好事,能夠迷途知返也相當不錯,趁事態還沒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拿出誠意來該道歉的道歉,該認錯的認錯,在「忍」字上下足功夫,在「忍」字上好好修身養性,也許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旅遊生態也會得到淨化。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