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太短,短的來不及歡聚,便已臨近別離。
7月23日,素有「邊地綠寶石」、「龍血樹故鄉」之美譽的孟連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普洱市文聯、市作協「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走進金色娜允孟連民族風情採風團。
清晨,正值雨季的孟連細雨霏霏,仿佛特意要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洗塵接風,更增添了幾分浪漫,少了一份酷暑。
風光旖旎的南壘河畔,沿著五彩斑斕的碎石小徑,漫步溼地公園,處處花香四溢,草木清新。
腳步在起起伏伏中行進,思緒亦在深深淺淺裡飽滿。
每一場遇見,都是一次美麗,總能在記憶的深處,留下屬於自己的青山秀水。
難得有這樣一份清閒,忘卻忙碌,心境也會變得像水一樣透明,不經意間,收穫了滿滿的愉悅和感悟。
走進孟連,最清幽自在、閒適愜意的去處莫過于娜允古城,中國現存唯一的傣族文化古城。
娜允古城始建於公元1289年,由三城兩寨組成。孟連宣撫司署位於上城的最高處,是中國封建土司制度歷史的見證和縮影。
宣撫司署也是雲南唯一由漢、傣兩族建築合璧的古代建築群,鬥拱飛簷,雕梁畫柱極其精美,表現了邊疆少數民族精湛優美的建築技藝。
這座古城裡不僅隱藏著鮮為人知的傣王秘史,還有中國唯一倖存的宣撫古樂,是研究傣族藝術史的活化石。
優美動聽的旋律,輕盈妙曼的舞姿,無不體現著濃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是傣族樂舞藝術發展的歷史見證。
沒有滿大街的商鋪客棧,沒有人聲鼎沸的喧鬧,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與淡然,少了商業氣息的娜允古城更增添了幾分質樸歸真的人情味。
這是一片上善若水的淨土,一千多年前,當佛教的光輝照進傣家人的歲月,這裡的靈山聖水便有了前世今生的聖潔。
千百年來,敬水愛水的傣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己的生活節奏,過著簡單極致的生活。
保存完好的原始民間手工織錦工藝,是傣族文化的一脈傳承,是傣家人芬芳世界裡的文化精粹。
優美和諧的自然風光,天然純樸的民族風情,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上午的行程。
下午,聆聽納張元老師的文學講座,一場精彩絕倫的演講,猶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
雲南省作協副主席、大理學院文學院院長,納張元先生。
普洱市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張富春先生。
孟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小葉嫩女士。
相聚總是短暫,臨別難說再見。入夜,文友們與芒中小組村民歡聚一堂,互動聯歡。
再見,美麗的孟連!那曾走過的路,遇到的人,看過的風景,都會化作指尖飛舞的文字,訴說心中滿滿的感動與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