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驛村:大力開展鄉村環境整治

2021-02-23 宿松融媒

村道乾淨整潔,樹木鬱鬱蔥蔥,路燈整齊挺立,池塘水波漾動。美麗的村莊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優美的新農村畫卷。這裡是涼亭鎮楓驛村,烈日炎炎,各個項目點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之中,村容村貌開始煥然一新,一個美麗的新農村已初具雛形。

連日來,涼亭鎮楓驛村正在對進村道路進行高標準整修,幾位村民在搬運砂石、砌切基礎、澆築路面,幹得熱火朝天。

近年來,楓驛村以建設富裕、生態、美麗、和諧新農村為目標,努力發展新經濟、展示新面貌、創造新生活,美麗鄉村建設進程明顯加快。今年,該村被確定為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涼亭鎮楓驛村黨總支書記 蔡軍:目前我們村正在著力推進市級中心村建設,在中心村的建設過程中,我們碰到的最大難點是舊房比較多,另外旱廁也比較多。在拆除的過程中碰到了一點阻力,在楓驛村的黨員幹部和群眾的支持下都順利的完成了相關的拆除任務。】

在中心村的建設過程中,黨員幹部爭相帶頭拆危拆舊,積極參與其中。栽插綠化苗木、架設通組路燈,高標準整修水塘,楓驛村投資150萬元進行了各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涼亭鎮楓驛村 黨員 朱啟平:因形勢需要,村裡開了動員會,我回家動員老人讓出地基,現在道路可寬了,電也修通了。因為我是共產黨員,我必須要起帶頭作用。】

今年,楓驛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將進一步美化村容村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發展、加強陣地建設,以實際行動將美麗鄉村建設向縱深推進。

(融媒體記者 劉正平)

長按識別二維碼

宿松縣融媒體中心

別忘為我們點讚、轉發哦!

相關焦點

  • 這個村的環境整治有一手!
    村道兩旁綠樹成蔭,房前屋後乾淨整潔……從曾經的「深在閨中無人識」到現在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讓薩爾闊布鄉庫爾克勒德克村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這是薩爾闊布鄉庫爾克勒德克村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個真實寫照。
  • 城區香洲街道西洋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顯成效
    城區香洲街道西洋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顯成效近年來,城區香洲街道西洋村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快補齊軟硬體設施,在綠化、美化村容村貌方面狠下功夫為有效提升人居環境,該村積極健全保潔機制,落實網格化管理,組織專人清掃衛生、專人巡查管理,確保村容村貌乾淨整潔。同時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完善排汙設施,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 【環境整治】恭六鄉全力進行村屯環境整治 打造美麗新恭六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汛期擔驚受怕」這就是過去恭六鄉村屯環境的真實寫照。如今,恭六鄉大力開展村屯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全力打造汛期不怕,風景如畫,宜居宜業的美麗新恭六。在恭六鄉恭六村,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加緊對路邊溝進行重新修築,修築後的路邊溝不僅能為村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更為安全度汛提供了堅實保障。
  • 臺吉營鄉9個村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主題黨日活動
    2月20日,臺吉營鄉組織9個村以及全體機關幹部集中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主題黨日活動,在新春過後,再一次掀起人居環境整治高潮,並同步推進農村疫情防控、愛國衛生運動、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營造乾淨整潔、健康宜居的人居環境。
  • 西街口鎮寨海村: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 甕安縣永和鎮義務監督員督促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新華網
    快要過年了,可不能讓環境變差了,影響了大家過年的心情。」張登星打著招呼進入小賣部說,「你家衛生很乾淨啊,不錯,繼續保持。」走出小賣部,張登星繼續檢查。  「2020年10月,我當上社區的環境衛生整治義務監督員,經常檢查群眾的家庭衛生、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幾個月下來的確收到良好效果,村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張大爺說。
  • (航拍)碧潭--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
    視頻來源:抖音 增城鄉村航拍仙村碧潭村藏了一個「天然氧吧」,快來看看下文來源:增城日報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家園
  • 晉城市人居環境整治年度考核組在米山鎮檢查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1月21日下午,晉城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張躍華帶領晉城市人居環境整治年度考核小組蒞臨我鎮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考核驗收。高平市副市長許宏建,高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畢小平,副局長李國明,米山鎮黨委書記邢軍軍,黨委副書記、鎮長杜小林陪同考核。考核組一行先後前往勾要、吳村、東南莊等地,對三個村的人居環境整治、改廁、非正規垃圾點的建設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詳細檢查。
  • 西谷環境大變樣,美麗鄉村入畫來
    自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西谷鄉以實施「333」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示範鄉鎮建設。「333」項目即以清東路改造為主線,打造3個示範村(西谷、柳灣、南雲支);以雲孟路景觀化打造為主線,整治3個重點村(鹼場營、東羅白、西羅白),以榆古路環境綜合整治為主線,提升3個一般村(東木莊、長頭、北雲支)。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 科區城管環境保護監察中隊開展餐飲油煙排查整治工作
    為進一步美化城市環境,切實解決城市油煙排放問題,做好餐飲油煙整治工作,科區城管環境保護監察中隊通過巡查走訪,摸排、了解城區內大部分餐飲企業實時動態,在宣傳與整治齊發力下對尚未安裝油煙淨化設備、安裝設備不規範,達不到國家排放標準等情況開展整治工作。
  • 內湖鎮三陂村:堅持導向 對標對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在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工作中,內湖鎮三陂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多措並舉,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贏得了村民讚揚和認可。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三陂村「兩委」對標新農村建設標準和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村民支持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
  • 【人居環境】京南·固安高新區新興園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為紮實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有力有序進行,今年以來,京南·固安高新區新興園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當前美麗鄉村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與措施,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戰役」為抓手,統籌安排,深入推進,取得顯著實效。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戰役」深入持久開展,必須靠建立長效機制來保障。
  • 南金村開展垃圾分類倡導活動
    今年以來,九江鎮以落實推進鄉村振興為主線,重點部署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和創建乾淨整潔村居「兩個五年行動」,統籌推進
  • 美化動態 蓮都:老竹鎮大力發揮畲鄉優勢,彰顯新屋村「畲之韻」
    老竹鎮大力發揮畲鄉優勢彰顯新屋村「畲之韻」藍天白雲,房舍儼然,古樹成蔭,花草鮮美,呈現在眼前的是安詳寧靜的美麗鄉村精品村——老竹鎮新屋村。大力發展民宿經濟是當前蓮都區實現「三美融合、主客共享」的一項重要工程,是農村變化發展的起飛點。
  • 【駐村生活】建設鄉村美居走「心」路
    細化村組整治目標任務,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針對整治多年不見效短板問題,全面治理村組內主幹道、渠道、林帶及村莊內部環境。今年以來,紅柳塘村共計出動工作隊、村「兩委」、村幹部及村民220人次、機械車輛55車次,集中對村組內環境衛生進行整治,清理渠道、林帶及村內積存垃圾400餘噸、清除危舊房屋、殘垣斷壁6戶,新建圍牆1.2公裡,硬化巷道900米,鋪設花磚2000平方米,新建安居房8戶,完成農村改廁33個。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培養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 黑水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建平縣黑水鎮結合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戰」,全力推動「一主三支」幹路及高速路口高標準改造工程,打造宜居環境,塑造城鎮特色,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在黑水鎮農貿市場門前十字路口,記者看到,新規劃建設的四個景觀平臺已經修建完成,主街兩側正在進行綠化,部分區域的路面硬化正在緊張施工中。
  • 韶關新豐這個村越來越美!「積分超市」功不可沒
    省國資委駐村工作隊(下稱「駐村工作隊」)及「兩委」幹部根據村民群眾的積分額度,認真向他們派發所籤名兌換的大米、花生油、洗潔精等日用品,以及掃把等工具。活動過程中,駐村工作隊還結合實際趁熱打鐵,進一步激勵村民群眾堅持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以實際行動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洛陽南驛村召開招商大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菊 實習生 孔洛宜 10月8日,洛陽市宜陽縣韓城鎮南驛村召開村集體資產招商引資座談會和黨支部建設試點現場會。韓城鎮黨委書記王國傑,南驛村黨支部書記李新奇,韓城鎮機關幹部代表,國家電網洛陽供電公司成員,洛陽建業投資開發公司成員,南驛村在外子弟代表團等參加了會議。
  • 立崗鎮星光村:特色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為讓村民充分感受到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幸福感,賀蘭縣立崗鎮星光村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的同時,傾力打造生態民宿文化村,留住鄉愁,富了百姓。夏天的星光村八社,街道環境乾淨整潔,住房寬敞明亮,走在其中不覺讓人心曠神怡,而這都得益立崗鎮紮實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 洲瑞鎮:「三清三拆三整治」進展快 鎮村「顏值」大增
    ,全域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進一步提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建設水平。  劉文捷告訴記者,通過省定貧困村大坑村的示範效應,帶動全鎮9個行政村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目前,華光村和下營村以發動鄉賢帶頭參與為突破口,通過前期摸底和鄉賢建議,並與村民的現實需求有機結合,以拆建相結合方法,率先在村內規劃建設一個配置齊全的文體活動廣場等民生設施,在極大豐富群眾文體生活的同時,為當地群眾積極支持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形成「人心向一,行動向上」的良好氛圍,整治行動初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