耈街:核桃樹下「小報春」

2021-02-12 昌寧發布

其實小時候一直不喜歡冬天,倒不是因為覺得冬天滿目的枯黃和蕭條,容易引起我無限惆悵,而是單純的因為怕冷,穿再多的衣服都感覺不到溫暖。

長大以後,看問題也不只看表面,也懂得了冬的內涵,沉澱和醞釀,覺得冬天也是很可愛的。

儘管冬天寒冷,但是在耈街這個被稱為昌寧核桃之鄉的地方,還是有許多賞心悅目的美景的。

一片片、一林林的核桃樹下,隨處可見開得正旺的「瘌痢頭」花。一叢叢、一簇簇、一堆堆,成了花的海洋,讓人忍不住想去摘幾朵回家賞個夠。

「不能採!採了會變瘌痢頭呢!」每次都是剛伸手就被大人制止住了。聽到這種話,愛美的我怎敢繼續呢?被制止住的這種情境出現過N次。

我不甘心,我開始上網查詢,反覆搜索,終於找到了瘌痢頭花,學名叫「小報春花」,是我國特有的花卉種質資源,因其獨特的景觀效果和冬春少花季節開花的優良特性,成為近些年來重點研發的野生花卉。傘形花序,每輪4-8朵花,花梗直立,花期2-3月。不但花開的漂亮可供觀賞,還有清熱止血、止血消炎之效。

查出了花的真實名字,明白了老人給花起名字以及制止小孩子採花的用意,此時我卻捨不得採了。總是帶著孩子去核桃林裡賞花,上演著兒時的一幕幕,忍不住偷笑。(楊學豔)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白背小報春的全草。
  【原形態】草本。全株無毛。根莖短,具多數粗根,頂端生出葉叢或有時發出短莖。葉柄具狹翅,長1.5-6cm,通常稍長於葉片;葉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5-45mm,寬10-25mm,先端圓形,基部圓截形或微呈心形,邊緣波狀淺裂,裂片闊圓齒狀,下面被白粉,中肋稍寬,側脈5-6對。花葶1-2枚自葉叢中抽出,高10-25cm;傘形花序1-3輪,每輪4-10花;苞片披針形,初被白粉,至果期近於無粉;花梗纖細,長8-24mm,多少被小腺體;花萼闊鍾狀,長3.5-4.5mm,果時稍增大,兩面被白粉而外面較密,分裂達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粉紅色,冠筒長4-6mm,喉部無環狀附屬物,冠簷直徑8-15mm,裂片闊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2mm,花柱長約3mm,幾不高出花萼;短花柱花:雄蕊著生處略高於冠筒中部、花柱長約1mm。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890m的湖邊溼地和蘆葦叢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熱咳嗽;口舌糜爛;咽喉紅腫;目赤腫痛;小便淋瀝澀痛;跌打瘀腫;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