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坐火車,不光要坐對車次,還要坐對車廂才行。我把這件事當成笑話,講給很多人聽。
過了幾年,碰到理工男,他說,這哪裡是意外,明明是你們不夠仔細,看看攻略就知道了。
好吧。那晚點呢,總不能怨我們了吧?
經常出行的人,總是會遇到晚點,就像遇見下雨一樣自然。
但是,遇見晚點的心情,並不會像遇見下雨那樣自然。特別是當後面有接駁的行程。
原來航空公司會把乘客關在飛機上等起飛,有一次杭州機場大霧,在機場等了2個小時,坐上飛機又等了3個小時,我帶了本書,全看完了,實在閒得沒事幹,坐得也累了,就隨著幾位吵著要下飛機的乘客下來了。
我不是辦急事,乾脆把機票改籤到一周後,但是晚點的心情還是多少有點不爽,不要說今天趕著去辦急事的人了。所以,飛機晚點出現乘客在機艙裡打人,一點也不奇怪。當然,打人怎麼都是不對的。
後來有規定出來,航空公司就不把乘客關在機艙裡了。即便如此,上了飛機即使不說晚點,排隊等跑道等個把小時也是相當正常。
有一次登機後,飛機開始在地上滑翔,我睡著了,一覺醒來,飛機還在滑翔,就有點恍惚,還以為我乘坐的是大巴,就這麼在地面上開著奔北京去了。
有了高鐵,6小時內能到的地方,乾脆都坐高鐵了。不過,高鐵也不是萬能的,坐多了也會出么蛾子,有一次刮颱風去寧波的高鐵就全停了。還有一年北方下大雪,去北京一共5個多小時,晚點了3個小時。
遇到的最驚心動魄的晚點,還是我和妹妹出行德國那趟。
我們倆要在北京T3航站樓會合直飛慕尼黑。妹妹從杭州出發,她想想轉機留4個半小時足夠了,誰知道一大早的飛機,說晚點晚點,也不給個理由。
當然,給理由也沒用。
這一晚就晚了3個多小時。我圍著T3的登機櫃檯一圈圈走,像個熱鍋上的螞蟻。
辦理登機牌的截止時間是起飛前40分鐘(想想T3多麼大吧),但是到了40分,我妹妹才剛下飛機,正往這裡狂奔過來。我只好在櫃檯死死地拽住了服務員,在倒數35分鐘,妹妹不負眾望地趕到,總算沒誤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