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霧霾襲擊萊州,孩子是霧霾最容易傷到的群體,出行在外,不少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戴上口罩。口罩五花八門,到底哪種更好用呢?
隨機選取了市面上較為常見的6款口罩進行檢測,檢測口罩對PM2.5的過濾效果。
實驗材料及原理:
PM2.5檢測儀1臺、口罩過濾效率檢測裝置1臺、防霾口罩6款。
實驗原理:通電後,風機轉動時帶動氣體向下流動,將口罩套在入風口,在風機的作用下,氣體透過口罩從入風口進入測量腔中,分別測量通電前PM2.5濃度和口罩過濾後的PM2.5濃度。
實驗方法:
在一個約30平方米的密閉房間內,點燃香菸,模擬PM2.5高濃度環境。測得室內PM2.5原始值為50μg/m3,點燃1支香菸,室內PM2.5數值升至151μg/m3;將6款口罩用橡皮筋依次罩到風機口上,30秒後觀察PM2.5數值變化情況。
1. 防霧霾口罩(帶呼吸閥門)
PM2.5濃度由154μg/m³降到10.8μg/m³
2. 防霧霾口罩(不帶呼吸閥門)PM2.5濃度由154μg/m³降到5.4μg/m³
3. 帶濾網的棉布口罩PM2.5濃度由150μg/m³降到76.3μg/m³
4. 薄款一次性口罩PM2.5濃度由149μg/m³降到133μg/m³
5. 醫用一次性護理口罩PM2.5濃度由152μg/m³降到80.4μg/m³
6. 一般棉布口罩PM2.5濃度由156μg/m³降到129μg/m³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
備註:本次實驗只是測試了口罩中濾材對PM2.5的過濾效果,而口罩在日常使用中,與面部的貼合程度,口罩氣閥吸氣時氣密性好壞,都會影響到口罩的防霾效果。
建議:防霾口罩除了材料對PM2.5的過濾效果外,還有兩個很關鍵的因素:
一是是否貼臉,在鼻子和下巴周圍漏氣是否多,臉部密封不好的口罩等於沒有戴,在這裡我們傾向於推薦套在頭上的口罩,而不是掛在耳朵上的口罩。
二是呼吸是否通暢,即是否可以保證人的正常呼吸。如果呼氣不順暢,水汽會很多,帶眼鏡的同學都有這樣的體驗,戴上口罩經之後就會把眼鏡蒙上一層霧。所以,建議選口罩選帶呼吸閥的。無論怎樣選對口罩,在空氣汙染嚴重時,孩子還是應儘量避免外出。應選擇空氣清新的時候,再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霧霾減輕,太陽出來後,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潔,乾燥時建議使用加溼器,但應注意每日清潔防止滋生病菌。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