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蘭消費者協會認為Schiphol的機場免稅店說「自己的東西更便宜」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該協會調查了在Schiphol機場的所有「SEE BY FLY」商店的產品價格,發現在免稅店的商品價格並不比外面的便宜。報導中提到,若旅客飛行到EU境內的機場,免稅店裡的商品的價格是不含VAT的,但是有部分境外旅客認為即使是不付稅的價格也不比非免稅店的便宜。
消協認為,」TAX FREE」是對旅客的稅收優惠政策,卻不能說明在機場賣的商品一定比外面的便宜。例如,若一名旅客在巴西的普通商店買一副含了21%稅的耳機,他飛到了法國,然而在法國機場的免稅店同樣的耳機不含稅的價格和他在巴西買的相差無幾。因此消協覺得,tax free對很多非EU境內的旅客是不公平的,所謂的稅收優惠並沒有真正的實現優惠。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例如一瓶芝華士在機場免稅店的價格是41歐元,然而只要19歐元就可以在網絡上購買。協會主席Bart Combee認為,只有極少數的產品在機場是真正便宜的。
自1999年起,歐盟宣布所有歐盟境內機場免稅店不對境內往來的旅客開放,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歐盟境內的機場免稅店是服務於旅行終點不在歐盟的旅客的。雖然店內的商品依舊開放給歐盟旅客,卻還是適當的徵收了稅款。但是,NOS的報導中卻指出,Schiphol機場並沒有區分EU境內和境外的價格,例如,歐盟和非歐盟國家的旅客各買了一個價格為9.95歐元的手機充電器,非歐盟的旅客收到的小票上標註為免稅價,而歐盟旅客收到的小票上卻標註了此價格已包含1.73歐元的稅。
機場方面否認了這一行為,他們強調所有機場免稅商店的店家都已支付了增值稅,不存在欺瞞消費者的現象。
去年,Schiphol機場的酒精、菸草和巧克力的銷售額超過了82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