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癌晚期就是,去年日本關西的攻略還欠著,今年都已經從臺灣玩完回來了,叮囑自己無論如何這次都不能再懶著了,必須搞起來。可惜原本答應了幾個同事要給他們攻略的,現在好像人家都已經人在臺灣,說不定都快回來了……
先送一張在臺北車站前的自拍~這也是在整個島上經過次數最多的地方了~
我在臺灣的日子臺灣好像風都特別特別大,每張自拍頭髮都亂七八糟的,朋友們都開玩笑說我每次出門拍的照片好像都會比平時好看一點,大概是因為有閒工夫好好p圖了?(笑~)
去臺灣這個念頭在心裡也好幾年了,越發後悔大學時候沒有抓緊時間多玩耍,以至於現在每年都要掰著手指算去哪裡玩比較好。剛好今年特別忙,沒顧上細細做旅行計劃,等到有空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離休假只有兩周時間了,於是難度係數很低可玩度又很高的寶島就成為了第一選擇。
周四請了假周五訂了機票住處周六去辦了G籤周日做好了行程,一涉及到玩行動力就出奇地強,史上最乾脆利落的一次出行準備,甚至為了能夠乾脆利落地出門,都沒有考慮找同伴的這件事——不想僅僅因為沒有人陪而放棄出行,即便是一個人,也要高高興興耍起來。
照例按照做底稿的標準做好了行程,因為是一個人自己走走玩玩,也沒有非到這些景點全部打完卡的意思,所以和最後成行的版本還是有所不同,按照這個行程的話最好每個地方再多安排個一天左右,會比較從容。
(點開大圖就看得清楚了)
一些乾貨,打算自由行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只想看行程和照片的請略過~
【大陸通行證 & G籤 & 入臺證】
去臺灣各種文書真的是蠻多的……
不用護照(原因你們懂的……)而用大陸通行證,去民生路出入境管理局的時候發現辦理大陸通行證和港澳通行證的人茫茫多啊,我是早幾年的時候就辦出來的,就沒去摻和。據工作人員說,民生路是人最多的,上海的其他出入境管理局興許會空一點,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G籤就是籤注,現在如果不是首次辦理的話都可以到機器上登記,然後等一個小時就可以拿到了,立等可取,十分方便。在微信上預約的話好像要七八個工作日,挺麻煩的,不如自己跑一趟快。
辦完了G籤就可以去辦入臺證啦,臺灣不允許散客自己辦理入臺證,都要委託旅行社,我是在螞蜂窩上找的http://www.mafengwo.cn/sales/401271.html,挺靠譜。
訂機票住宿還有臺鐵和高鐵都用大陸通行證號,這樣出門就不用帶護照和身份證了(帶了也沒別的用處)。
【電話卡】
在日本經歷過旅行第三天wifi機就壞了以至於和全世界失聯的無語事件後就再也不敢相信wifi機了,乖乖換電話卡比較靠譜,在當地打電話也更方便。我一樣是在螞蜂窩預約的,http://www.mafengwo.cn/sales/2126907.html,但是到那邊發現在機場可以隨手買到,臺灣真是一個旅遊業相當成熟的地方。
【新臺幣】
在中國銀行可以預約兌換,機場可以換(匯率比較差),銀聯卡在ATM上也可以取(要手續費的)。臺灣和大陸在支付這件事上大概差了五年,支付寶什麼的還在慢慢興起(此處第10086次讚美馬雲爸爸),很多青旅和民宿連卡都不能刷,每天都覺得紙幣用得飛起……好在取錢相對方便,所有的便利店都有ATM。臺灣的便利店真是能夠解決很多問題的地方。
【住宿】
在臺灣基本上就是住民宿或者青旅,臺灣的民宿和青旅質量都挺高的,在booking上面訂,看看評論好照片美的基本不會坑。
我在花蓮住的是民宿(Cozy),墾丁和臺北都是當地評價最好的青旅(墾丁幫客和信星),感覺都不錯,安全舒適,除了儲物空間比較小、洗澡速度要注意之外都很舒心,早上還有早飯吃。
【臺鐵&高鐵票】
如果是在島上大範圍轉移的話,除了拼車之外就是鐵路了,臺鐵和高鐵提前在網上預定有價格優惠。
臺鐵:http://taitie.taiwandao.tw/
高鐵:http://gaotie.taiwandao.tw/
所有的7-11都會有個服務機,可以取、購高鐵票。
臺鐵相對便宜,其實直接用悠遊卡去坐就行了,不需要專門預定,時間會比較自由(但有時候會買不到票……)。高鐵的話如果錯過了時間也不用著急,可以改籤當天剩餘所有列車的自由席,還是hin人性化噠~
【悠遊卡】
就是交通卡一樣的儲值卡,到臺灣之後看到有7-11就去買吧,地鐵捷運巴士臺鐵,基本上一張卡全搞定了,我充了500新臺幣在裡面,最後還剩一點,在國光巴士售票的地方就給我退回來了。
【景點預約】
和日本出門前要做一堆功課做一大堆預約不同,臺灣需要預約的景點不多,我去的時候是淡季,不是大熱景點基本上都沒啥人。
網上有人整理過:http://www.go2tw.cn/article/show/874.html
大部分需要預約的景點我都不是很感興趣,龍坑又在休園,所以我用上的只有一個臺北故宮導覽。
【包車or拼車】
臺灣的公共運輸那真的是相當不發達!不知道是為了扶持旅遊相關產業有意而為之,還是真的發展不起來,總之到了臺灣,除了臺北之外,要麼靠走要麼靠電瓶車,距離長一點的就只能包車或者拼車。各種各樣拼車的店簡直是太多了,詢價之後覺得,還是在這邊訂好過去會比較划算,在當地找車雖然方便,難免價錢辣手一些。
推薦兩個網站:
1、螞蜂窩:http://www.mafengwo.cn/
2、臺灣島旅遊:http://www.taiwandao.tw/
語言都通,交流問題不大,包車的話前一天客服都會來加微信確認行程,住在市區的話基本都會到民宿來接。
說了半天……終於要進正文了……也是囉嗦到了一定的境界(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關西的行程一直出不來了?)
從上海出發去臺北非常容易,每天都有好多航班往來,不同航空公司不同價位不同時間應有盡有。到達桃園機場後也只要跟著路牌一路走就可以,入關之類沒有什麼大的難度。
從桃園機場到市區有兩種方式,一是高鐵,我沒坐過;二是巴士。
125新臺幣的國光巴士,15分鐘一班,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臺北車站,車上的座位還有USB充電,舒適又方便,個人覺得比高鐵上上下下要便捷(容我緩緩吐槽迷宮一樣的臺北車站!)~
臺灣比較大的車站都有行李寄存的箱子,臺北車站的在B1,從車站大廳(就是臺鐵買票的窗口這裡)下去就可以看到了。另外還有一個人工的寄放處(如果行李比較大的話可能箱子會寄不下),但是不在車站裡面!在計程車排隊的地方的裡面,還被樹擋了個嚴實,能自己找到的絕對都是英雄,我大概找了半個多小時,問了無數人。後來迷路得暈頭轉向的時候發現Google map的導航可以導到……有需要的親可以嘗試一下。寄存處晚上8點就下班了哦!一定要卡準時間回來拿行李!(from差點沒拿到行李的我……)
來了臺北,第一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臺北故宮,所以下了飛機,放好行李,就飛奔過去。
從臺北車站坐捷運到士林,再坐巴士;或者巴士換巴士都可以到故宮博物院(此處應拿出Google Map,特別想知道捷運或者地鐵為啥都不能直接到這麼著名的打卡景點==……),大概也要一個多小時吧。每次在臺灣等公車等得累感不愛的時候腦子裡就在循環SHE那句:「……那裡的公車其實不只兩輛好嗎?只是等公車半小時一小時才來一趟,錯過了真的會讓人覺得很慌張!」臺灣公共運輸真的很讓人扶額啊……
臺北故宮的寶貝實在實在太多了,真真的「一天玩不夠」,十分後悔只留了緊巴巴的小半天時間,再有機會的話一定一整天在裡面細細觀覽。
臺北故宮中文定時導覽
預約網址:https://signup.npm.edu.tw/
(不翻牆的網速也是蠻讓人頭疼的……)
時間:上午9:30、10:30,下午14:30、16:00
(可能會有調整,預約成功之後看下郵件)
我訂的是下午四點最後一場定時導覽,給我們做講解的是一位女士,雖然是義工,不影響專業和熱情,足足講到最後閉館才結束。但是講解得還是比較淺,帶著看的也多是器物之類,書畫講得不多,畢竟要照顧到所有人(特別是小朋友)。同一場有很多臺灣的學生,為了完成歷史作業來參觀的。
後來才發現,這一天反而是那麼多日子裡我拍照拍得最多的一天,恨不得每一件都拍拍拍!
勾魂攝魄的象牙球,美成這樣真的真的過分了
著名的白菜
還有很多很多圖的,不多po了,想看的來找我要~
故宮的展品每隔一段時間會輪換,還會辦各種特展,我去的時候是《行篋隨行─乾隆行李箱中的書畫》。乾隆作為一名喜歡大紅大綠又喜歡在古畫上隨手加題跋的「文藝達人」,每次出門要搞這麼一大箱一大箱古董字畫在身邊,什麼唐寅、米芾全帶著,讓人忍不住為他出神入化的敗家手法拍案。(書城說:你要原諒人家沒有Kindle……恩,卿此言甚有理……)
愛新覺羅·弘曆大大出門玩的時候官員們給做的攻略
之前在知乎上fo Hasuran Li,看了他寫的《皇帝的硃批》(http://yuedu.163.com/source/62c22515440f4d82b4ce33a15d1adfe6_4),這次去看到康雍乾的硃批實物,想想那些段子,真是有意思得不得了。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大概就是為了,所見有與心中的字句相合的那刻默契吧。
晚上坐台鐵去花蓮,兩個小時的車程,彼時已晚,車窗外面黑乎乎一片,民宿老闆大晚上冒著雨出來接我,很讓人感動。
這一天寫得很長,對花蓮這地方終究有偏愛,也有可能是第一天精力比較旺盛,南南北北跑了好多好多地方。
預約了出海,那天醒得格外早,穿了花裙子就去覓食。清晨的花蓮特別乾淨,街道上空空的,天高雲淡,房子都是矮矮的、老老的,說不上好看,卻有種讓人安心的踏實。
網紅的公正街包子店離住處太遠,沒能打卡成功,但是意外發現一家很低調的老店明心紅茶,賣很好吃很好吃的肉鬆厚蛋餅,厚厚蛋餅裡包了滿滿當當的肉鬆,再加上香味獨特的甜醬(之後吃到的炸蛋蔥油餅居然也是這個醬!),咬下去第一口的時候想要起來轉圈圈,秒殺現在的所有網紅肉鬆美食。周邊的小學生隨意買了帶走當早飯吃,我嫉妒死了。
店裡的豆漿和紅茶也相當不錯,豆漿配蛋餅,冰紅茶帶出海。
講真這是我心目中的寶島美食No.1啊!可見去不了想找的店未必是壞事,人生總有驚喜的。
吃飽喝足之後去出海。
滿眼睛都是藍,太平洋的藍、天空的藍,然後兩岸的建築物們越來越遠,繞過了紅色燈塔,我們就完全無所依憑,徹底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的懷抱裡漂泊了。
海豚是最容易看到的,一群一群的海豚,會在海面嬉戲遊玩、追逐船隻。我的本意也就是想看看這些活潑好動的小東西,對鯨魚並不大上心,但是最後居然真的看到了號稱全世界只有一隻活體的蹤跡被發現的角島鯨,還是不得不感恩老天賞光。
據說六七月份花蓮海域會有抹香鯨,就是童話書上經常出現的如同島嶼一般巨大的鯨魚~
出海回來也就早上十點多,花蓮的常規景點大概有:太魯閣公園、清水斷崖、七星潭等等。包車的行程有一種是可以出海之後帶著玩太魯閣和七星潭的,清水斷崖就去不成了,因為遠,所以最合理的應該是在花蓮安排兩天,第一天拼車去景點打卡,第二天出海看看海豚鯨魚,還可以加點跳傘什麼的水上活動。
我一個人,既沒有提前訂好在花蓮的拼車,也包不成車(未免太土豪了……),所以只能去租了個電瓶車,七星潭還是能到的。
我這次旅行運氣比較好,每次有遺憾的時候總有新驚喜來彌補,比如沒能夠去清水斷崖,卻被一段沿海步道美到尖叫,這裡的海和花蓮別處不一樣,不是透徹的藍,而是有點碧色的綠——驚濤拍岸、斷崖亂石、波瀾壯闊。
把相機放在電瓶車的車頭定時之後,給自己拍了一些照片,大概100張廢片裡能挑出1張能看的,但還是很開心。(當然我能這麼做,說到底仰仗的還是過硬的P圖技術……)
隨便怎麼凹造型都歐凱!~
沿著步道還能到同樣沒什麼遊客的觀海公園,一路走上去,能拍到孤獨的齊萊鼻燈塔,論景致遠勝鵝鑾鼻(能拍到有山有海作襯的照片),但是後者卻專門有個收費公園,真是命運不公啊……
只想問微信到底對圖片們做了什麼……怎麼這麼糊這麼糊這麼糊……
迷了一段路,總歸還是讓我找到七星潭了,其實就是一個卵石堆積的海灘,不能下海玩耍的,只能看看風景、曬曬太陽。
一個人出門之後自拍技能MAX
七星潭附近有個原野牧場,專門出產羊奶製品,跟著路標走過去也不遠,電瓶車五分鐘就到。
牧場全都是紫色木圍欄,風格格外小清新,適合帶小朋友或者閨蜜一起去拍拍拍順便吃東西。裡面有個無敵海景的小咖啡店,喝水的杯子是太平洋的藍色;用羊奶做的拿鐵好大一杯,濃重的羊奶味,居然還蠻好喝的,我真是適應能力很強大的吃貨哈哈;羊奶乳酪蛋糕口感近似冰淇淋,是店裡的招牌產品。
奔波一下午之後,在空調房裡吃著甜品,暢快又愜意。
重點其實是服務員姐姐非常美我會亂說麼!
回到市區之後去打卡了炸蛋蔥油餅(本來想當第二天早飯的,後來才知道人家只有下午開啊下午開!沒記錯的話是1點到6點吧好像~)確實挺好吃的,確實是會爆漿的,不過真的沒有早上吃的肉鬆蛋餅驚豔呀!(此處再為明心紅茶吆喝!小S一定是沒吃過肉鬆蛋餅才只誇這個蔥油餅!)
離得很近的還有西瓜大王,蔥油餅蠻膩的,配點清爽的水果才好。
臺灣的水果出了名的又好又便宜,這個沒的說。
還沒到夜市,我就已經吃飽了,從小吃飯基本定時,而且喜歡正兒八經坐在桌邊吃,所以這麼七七八八吃零食吃飽就不大習慣了,趕緊找個地方消消食兒。離東大門夜市很近的地方有個遊客罕至的公園——太平洋公園(裡面含了南濱公園),在市區隨便都能看到這麼好的海景,花蓮人民真幸福。
公園裡有全部由巨大石頭堆砌起的堤壩,沒有阻擋,可以小心翼翼爬下去,坐在那兒發呆,海風習習,看著天色一點一點暗下來,海浪的聲音永遠不會聽膩煩的。
據說夏天的晚上這裡有時候會放煙花,大概會非常美麗。
夜市非我所好,逛來逛去也沒有很合心意的吃食,後來逛了幾個地方的夜市,都是這個感受,看來確實和我八字不合……
此處補一下花蓮著名的扁食,就是我們的餛飩。花蓮香扁食是非常有名的店家(離西瓜大王不遠),點一份綜合扁食,蝦仁、豬肉和純素的就都能吃到了,個人最愛蝦仁的——由於皮薄,一整隻蝦都可以看得到,咬下去Q彈鮮美,很好吃。
去墾丁有兩種方式:
1、坐高鐵到高雄左營,再坐大巴過去(也可以和別人拼計程車,後面說);
2、拼車走海線or山線
出墾丁也是一個道理。
第一種方式快,半天就可以搞定;第二種方式美,但要花上一整天,從臺東一路景點停過去,相當於都玩過了。一條山線、一條海線,經過的地方不一樣,多多少少都能看到海的,海線更多一些。
我選的是海線,一路從花蓮的太平洋,到臺灣海峽,最後看到墾丁的巴士海峽,可以看到三片不同的海,經過的主要景點有:石梯坪、北回歸線碑、八仙洞、三仙臺、水往上流、加路蘭。
一路上真的是無敵海景啊無敵海景!隨手拍就很美麗的那種~
微信你這樣搞圖片良心不會痛麼……
原來總以為海是和沙灘配的,這次才領悟真正的大海原來是要和粗礪的巖石才般配,白色的浪花和黑色的石頭相互的較勁——浪花碎開逡染出一大片的白,在石頭上留下一圈圈的痕跡,好生壯美,比乖巧的白沙有看頭許多。
在石梯坪又把相機放在石頭上定時了一次~這次技術比上次成熟一點了~
北回歸線碑的正下方
快到墾丁的時候已是傍晚,司機師傅特地在公路邊風景最好的一段停下來讓我們拍照。(這張是司機師傅的大作吖!)
到墾丁已經餓得要命了,好在青旅就在墾丁大街上,出門多的就是食物。
魷魚烤肉冰淇淋,雜七雜八吃得不亦樂乎。
老闆娘在做烤肉,邊上老闆拿了毛巾溫柔地給她擦汗,被發現了還不好意思,這大概也是一種小確幸吧~
這家冰淇淋好看又好吃,看到這麼多口味的瞬間就犯起了選擇恐懼症!
墾丁是我玩得最瘋狂的地方。
在這裡,要放下一切包袱、撒開歡玩,借一輛電瓶車,然後在公路上盡情開,兩邊的山和海飛速地略過,耳邊只有風聲和海浪聲,這樣的爽,不是隨便哪裡都能體會到的。
當然愛美的姑娘們,千萬要記得每次停下來一有機會就要補防曬霜!(花蓮出海的時候穿的裙子是中袖的,沒有在手臂上塗防曬霜,到現在手和小半截前臂還自帶手套效果……哭……)
墾丁半島的景點大致有:
墾丁南灣、船帆石、鵝鑾鼻公園、 臺灣最南點、龍磐公園、風吹沙
其實其他景點都是在恆春半島上:
後壁湖、貓鼻頭公園、 白沙灣、關山
不大累的玩法是兩天,一天墾丁半島,一天恆春半島,我的行程只有一天,加上到恆春的時候下了很大的陣雨又擔心電瓶車電不夠,所以貓鼻頭和關山都沒去。
船帆石、鵝鑾鼻公園和臺灣最南點毫無驚喜,尤其是前一天看了一整天的海,從最南點出來的時候給閨蜜發微信說墾丁好無趣,結果立刻就被打臉了!
景色沒啥驚喜的地方就用自拍帶過吧~哈哈~
同樣沒驚喜的鵝鑾鼻,作為墾丁為數不多的要收費的景點,覺得完全不值……
過了最南點這個照片都沒怎麼拍的景點之後!重!點!來!了!
佳鵬公路怎麼可以這麼美!~
因為沒什麼人也沒什麼車,所以電瓶車開熟了之後完全可以享受到看山看海的樂趣——兩邊飛馳過斑斕的海和碧綠的草,和大朵大朵在藍天上閒適漂浮的雲;當然,還能體驗到一些小小的刺激,尤其是有幾段下坡,真的是,非常爽啊!
到風吹沙這裡,心全部都舒朗開了。
停好電瓶車,爬下公路,就可以從參差的巖石上爬向大海,石頭被海水侵蝕出一個個小坑,就有小魚在這些溫暖的坑窪裡鑽來鑽去,毫不怕生的,腳伸過去它們甚至會好奇地來輕啄。拍完照再爬回來,坐在離岸更近一些的一大塊石頭上吹乾鞋子和褲腳,沒有人,周圍一個人都沒有,蒼茫天地間就我獨自一人的愜意。第一次有全身心被融入到大自然裡的感覺,像是我天生就應該在這裡的,那些攀爬來回的行為和歡快,既無目的又無需目的,和那些小魚的穿梭浮遊並無二致。
從風吹沙開到後壁湖去吃午飯,這是一段枯燥又漫長的路,漫無盡頭似的,到後壁湖的時候已經餓得不行。一盤生魚片、一份炒蚵仔,新鮮的海產給了飢腸轆轆的胃最好的安慰。
這一天又是爬來爬去又是啖腥嚼生的,真可謂十分野蠻了。
生魚片很便宜,擺盤潦草厚度實在
說是午飯,其實已經兩三點鐘,吃完出來開到被安叔開過光的白沙灣,正好可以安心等待落日美景,這裡的沙是細軟的,雙腳也終於得到了溫柔的對待。
有外國小孩在一波一波的浪裡遊泳,被海水沒過了頭,爸爸也只在邊上遠遠護著,不過分約束——看著活潑可愛的小朋友,邊上捲起褲子純踩水的我只覺得內心一股蒼老……
天下風景優美的海灘何其多,安叔偏偏選了這麼一個其實不大出名的小海灘,讓少年派的老虎在此上岸,大約也是被這小地方野生的靜美所觸動吧?
終於到了回城的日子,在車站傻傻等去左營的大巴的時候被一個計程車司機招攬,問我要不要坐他車上最後一個空位。本來心有疑慮,邊上一位當地人解惑,說確實有這樣的服務,她如果不是提前買了大巴車票,也就坐了,遂上車。臺灣的拼車服務真是無處不在……
司機的車牌電話如下,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聯繫,價格和大巴差不多,400新臺幣/人 從墾丁到高雄,人不滿的話師傅還會再拉人來拼,比較下來,還是計程車更快而且能到火車站比較裡面的地方
回到臺北,略作安置,就出發去猴峒擼貓、去九份逛老街。
一般去九份和猴峒玩都會坐平溪線(在臺北車站就可以坐到了,屬於臺鐵)一路到菁桐站,順便打卡沈佳宜的十分車站,我沒有這麼多時間,所以就在猴峒車站隨便拍拍,山裡的火車站都挺文藝範兒的,感覺也沒多大差別。
平溪在元宵節的時候會有放天燈的活動,不知平日有沒有,我那天穿的裙子太冷,就沒有了探索的興致。
猴峒的貓咪其實很懶,見了人也不愛撒嬌的,該睡覺的繼續睡覺,該高冷的繼續高冷。一個廢棄的礦採小鎮,被打造成旅遊熱門景點,不得不說貓咪們貢獻卓越。臺灣人好像很喜歡貓,在各個地方都能見到貓咪的畫像。
從猴峒站坐火車到瑞芳站,出來之後會有指示牌指示去九份老街的巴士,計程車也是明碼標價的。
九份是個很文藝的地方,白天是樸實無華的山裡人家。
晚上就是如天街燈市一般的精美小城。
靠山面海的這座城裡,有軟糯的芋圓、淘金的傳說、陳綺貞老師的歌、《悲情城市》的取景地,還有《千與千尋》的靈感啟蒙。
臺灣的地方都很小,但好像都有很多故事。
賴阿婆芋圓,在山頂上,視野極佳,我去的那天有一隻鷹在窗外盤旋;芋圓軟糯香甜,好吃的~
先被這家店的門臉吸引,大氣磅礴;進去發現是一家很小資的店,有正餐吃也可以喝咖啡,招牌的黃金咖啡是曼特寧上面加了很甜的奶油再加了金箔,有紀念九份淘金史的意思,樓上還是民宿,生意很不錯的樣子。
在山裡冷得不行的時候被魚丸伯仔的一碗熱魚丸湯拯救了,還是一脈相承的不精緻但溫柔治癒的風格,大概寶島的水土養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氣質?
很多人到九份都會住一晚,但是九份的民宿大多都在老街上,需要搬著行李上山,頗為不便。其實九份回臺北也就不到一個小時,感覺沒有必要在山裡住啦~(山裡風真的很大……好冷……)
從臺北去北投和淡水,只要坐捷運淡水線就可以了,當天往返。
累了這麼幾天了,就想著到北投泡個溫泉享受一下。北投整個都被溫泉包圍的感覺,一進到地熱谷,硫磺的味道就撲鼻而來。隨隨便便在路邊就有溫泉流過的其實,在步道上走走,有種別樣的小橋流水的風味。
北投有公共露天溫泉的,是要穿泳衣進去的,男女混浴,相比泡溫泉,可能更像是公共娛樂設施?人也是略多了些,個人覺得周邊的溫泉酒店才是泡溫泉的好地方,可以開一個小時的湯房,獨自享受一下。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號稱是亞洲最美的圖書館之一,木質的建築,前頭一汪蓮花,打卡遊客也是不少的,我就路過了一下,不去打擾人家正經看書的人了。
到淡水的第一分鐘,就開始後悔沒有多排給它一點時間。
大海在這裡,開闊又安靜,乖巧得如同湖泊。
山上有很多各國風情的建築——紅毛城、小白宮、真理大學,無一不精巧別致、各領風騷。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痕跡,現在,這些痕跡融合起來,隱匿在榕樹、椰子樹、香樟樹斑駁的樹影下,歲月悠悠地過去了,紅色的磚牆舊了,卻越發有味,越發迷人——以前的人怎麼這麼會選地方、這麼會造房子!實在是一磚一瓦、一棟一梁,都值得細細賞玩。
等走到著名的漁人碼頭的時候已是黃昏,情人們牽手走過情人橋,一堆老夫妻相攜而行,老頭調侃說:「哎,都是年輕人,我們這個年紀的,少了啊少了!」光是這幅圖景,就恬淡而帶有幸福的意味——傍晚的淡水,美得讓人特別想談個戀愛。
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在這裡發上大半天的呆。
從淡水回臺北,時間尚早,就去逛了逛西門。
我近來越發不喜歡人多鬧哄哄的地方,在西門町裡走了一圈、吃了頓著名的、沒有位子需要站著吃的阿宗面線,就出來了。
排隊長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確實挺好吃的,尤其是加了島醋和辣醬之後,十分美味,就是不大懂面線為什麼只給勺子不給筷子,吃得十分狼狽……
西門紅樓在裝修,被罩得嚴嚴實實,繞著紅樓走一圈,背面是臺灣LGBT的大本營,5月24日全臺同性戀合法化,於是這裡就更加熱鬧起來,遍地都是彩虹旗。
關鍵詞:臺北、總統府、士林官邸、誠品書店、咖啡世界冠軍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一直住在臺北,終於要玩臺北的時候,起風了……
出於對臺灣溫暖氣候的絕對信任,我一件外套都沒有帶去寶島,這時候才覺得真坑爹了,拿出手機看了看墨跡天氣,臺北溫度比上海整整低了十度,讓我說什麼好呢……於是滿世界找合心意的外套買似乎才是這一天的關鍵詞……
住在臺北車站附近,離總統府並不遠,所以一大清早打了車去。計程車司機聽說我是大陸客,又是一個人來的,瞬間變身導遊,從總統府帶我兜到馬英九家,再指給我看了周杰倫住在哪幢樓裡,還有阿扁收賄的時候在哪裡接的頭……想起之前有一次加班打車,師傅通過忙季他接到各個會計師事務所的單子數量給我分析了一下四大的業務排名,不得不說,計程車司機真是全世界最神奇的職業了。
——「我們小英沒有和你們大大吵架的時候,大陸客多啊,現在真是少了好多。」我想了很久,才反應過來,小英是誰……
總統府每天上午十一點前散客是可以進的,團隊要預約,但是僅限於工作日,我去的那天偏是周六,所以白搭了。不過臺北的總統府應該是世界上拍照管控最松的總統府,多近都可以拍。
看過了總統府,就要去看看蔣介石先生和宋美齡女士的愛巢——士林官邸。真的無處不在秀恩愛,隔了大半個世紀的狗糧,依然讓人心生羨慕。
誠品書店是必去的,一心逛書看書買書,竟忘記拍照。從書店出來狂風大作暴雨如注,101周邊商業街的東西並不比上海便宜,臺灣退稅少,逛著更覺無聊,人又冷著,就想找個地方坐著不挪窩,忽然想起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做——探訪咖啡世界冠軍吳則霖(Berg Wu)的咖啡店The Lobby of Simple Kaffa(捷運忠孝敦化站)。
巧也是巧,101逛得很無趣,臺北的東區巷弄卻很有味道。許多原創的小店和潮牌匯聚在這些狹小的弄堂裡,逛起來很是帶勁兒。世界冠軍的店咖啡香不怕巷子深,找了三圈都沒找到,又冷又累,只能先隨便找了家好看的咖啡店坐坐。進門發現大廚居然是義大利人,心下定了三分,咖啡大概是差不了的。卡布奇諾一上來奶泡嚇了我一跳,真是好高好高的奶泡啊。喝了一口,人就暖和了起來,十分濃鬱的可可風味,奶泡雖然厚實但並不粗糙,隨手就探到了一家不錯的店,也是緣分。和老闆娘聊了幾句,得知我要去吳則霖的店,毫不避嫌地給我指了路,十分真誠地說:「要去的!這是臺灣之光啊!」
恩,哪裡出了個世界冠軍,大概都是很驕傲的事情吧~哈哈~
Simple Kaffa在街角一個酒店的地下,又正好背對街區,不是誠心誠意來找,是真的找不到的。小小的店裡客人不多,店員在做瑞士卷,很多還沒捲起來的蛋糕坯晾曬在桌子上。
世界冠軍本尊不在,拿世界冠軍時候的豆子還在售賣,趕緊點了參賽的1+1(espresso+cappuccino),算下來基本上200塊錢人民幣,是我在臺灣最豪奢的一頓餐飲。水洗巴拿馬,espresso是直擊心靈的酸,喝咖啡以來喝到過的最酸沒有之一,性格強烈的西柚、橙子的香味,像是果汁一樣;到cappuccino,又是極其香甜,一粒糖都沒有加,但是很明確感知到非常柔和的甜,像羽毛輕輕掃過舌頭。美女咖啡師非常耐心地過來聊天,問我對出品的感受。即便已經榮耀加身,店家依然保持著謙遜,大概就是他們能夠不斷進步的原因吧。
終於寫完了所有行程,走的時候覺得一天天地過得特別快,到寫起來,發現居然有這麼多可以寫的東西!也是很久沒有寫過這麼多字了。
最後來說說一個人出門這件事。
得知我是一個人出門之後很多人發來讚嘆,其實說服爸媽讓我自己出門也花了蠻大的努力,但是真的出了門,就會發現其實也還好啦。更可愛的是一旦知道了你是一個人來旅行的,在當地也會遇上很多暖心的事情——比如計程車師傅會主動變身導遊、比如青旅的工作人員會特別耐心地給你講解周邊的路線、比如租車店的老闆會不時發微信來確認你是否安全有沒有迷路、連夜市裡的攤主有時候都會多給一點不一樣的品種讓你嘗嘗。只要做好了充足的功課,至少去臺灣旅行的話,一個人上路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在知乎上「一個人旅行」的相關回答中,有一句話我始終印象深刻:「不要對旅行抱有比生活更高的期待,你在上海的廣場上被一個邋裡邋遢的大叔搭訕請你去酒吧你會答應嗎?如果不會,那麼在巴黎的廣場上也請你也不要。」如果把旅行單純地當做一次體驗,像當地人一樣去欣賞美景、放鬆心情、感知生活,該小心的時候捂緊口袋,該灑脫的時候不顧形象,那麼一個人旅行其實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遇到過的最大困難,無非是扛著行李走到臺北車站前面的天橋時,發現居然沒有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