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芙蓉 長沙市特警支隊隊員和西湖社區志願者接力照顧病癱老人

2021-03-01 芙蓉發布
點擊上面藍字 關注三湘第一的微信平臺☀ 定期免費推送最權威的政務信息、最全面的本地資訊、最豐富的網絡文摘!

市特警支隊第一特警大隊五中隊的特警志願者和西湖社區的愛心志願者,來到孫國玉家裡,陪伴他過了一個開心快樂的70歲生日。

  「孫爹,您嘗嘗生日蛋糕……好吃嗎?」「好吃、好吃。」近日,芙蓉區西湖社區王府花園6棟孫國玉老人的家裡不時傳出歡聲笑語,市特警支隊第一特警大隊五中隊的6名隊員和來自西湖社區的6名志願者,正在為病癱的他過70歲生日,望著鮮花、蛋糕和志願者做的滿滿一桌菜餚,病癱12年的孫國玉眼裡噙滿了感動的淚水。「11年了,太不簡單了,你們真是好人!」孫國玉的妻子唐林芝反覆地對志願者道著謝。

  今年70歲的孫國玉多年前在一家企業下崗,日子過得充實、幸福,唯一的女兒留學美國,並在美國定居成家。孫國玉的老伴唐林芝說「女兒女婿很孝順,給我們買了房,生活上不差錢。」然而,孫國玉12年前的一場重病,讓他和老伴陷入了困境。

  「因突發腦溢血,老頭子幾乎成了植物人。」唐林芝告訴記者,要給老伴翻身擦澡,要給他做康復按摩,要為他接屎接尿,要定時送他去醫院檢查……因為女兒在美國,照顧的重擔全落在了只比丈夫小兩歲的唐林芝肩上。

  「就在我身體和精神接近崩潰邊緣之時,是他們這群『活雷鋒』救了我。」昨日,唐林芝老人反覆用「救」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在唐林芝照顧老伴近一年後,市特警支隊第一特警大隊黨支部與西湖社區黨支部結成了「警民共建」,當時,社區黨支部正在為唐林芝的家事犯愁,於是,在「共建」活動中,專為照顧孫國玉老人設置了一個幫扶雷鋒崗,「雷鋒崗」由特警大隊和社區的12名志願者組成。

  「10多年前,我三十七八歲,是第一批擔負起照顧孫爹的志願者。」已是市特警支隊第一特警大隊教導員的向志剛專門趕過來為老人過生日,身強體壯的向志剛說,孫爹160多斤,沒有我這麼強壯的身板,要背著他在醫院跑上跑下還真難;當年作為照顧孫國玉的第一批社區志願者之一的何玲輝,當時還是一個講話都臉紅的姑娘,在最初的兩三年裡,逢年過節、老人過生日,她都要上門陪老人,現在,何玲輝已為人母,她的接力者也換了三四茬。

  而特警這邊,6名志願者也換了四五茬。前年起,市特警支隊第一特警大隊五中隊隊長沈靖翔帶著5名隊員接過了照顧老人的接力棒。「他從小練武,功夫了得,有使不完的勁,是特招進特警隊的,還是省公安系統第二屆散打擂臺賽65公斤級的冠軍。」向志剛說,正因如此,所以才讓他接棒。兩年多下來,孫國玉每個月定期3次去醫院檢查,都是沈靖翔背上背下。

  「現在有種條件反射了,只要接到唐阿姨的電話,就知道要出『警』了。」昨日,面對記者採訪,今年30出頭,曾在2013年獲評「長沙市優秀人民警察」的沈靖翔竟面露靦腆。「我知道特警忙,訓練辛苦,如果不是緊急情況,我不會打電話給他們,去醫院也儘量安排在雙休日。」唐林芝說,如果一個星期不打電話,特警志願者和社區志願者會主動找上門來。

  11年來,「雷鋒崗」的志願者換了一茬又一茬。「人變了,情未變」。正是志願者們的接力照顧,如今,孫國玉老人已能下床活動,語言功能在逐步恢復……而志願者們的愛心接力故事,正在星城大地成為美談。

來源:長沙晚報

相關焦點

  • 成都志願者網(APP)聯合公益組織愛心接力,500個口罩送給社區一線人員
    這500個非N95的專業防護口罩,由成都志願者網(APP)聯合公益組織「母乳媽媽家·親餵」愛心接力,第一時間將口罩送到了社區一線人員手上。今日凌晨4點15分,成都志願者網註冊志願者、公益組織「母乳媽媽家·親餵」的邱燕,帶上口罩,開車出門,準備愛心接力來自澳大利亞的愛心口罩。
  • 天吶,臨沂這小夥冒充特警開直播最後被特警抓獲
    看到這張圖片,是不是覺得這是一張特警的圖片?小編要告訴你,這還真不是特警,而是有人偽造特警身份,在網絡上進行直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6月30日,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某直播平臺上發現有人身穿特警制服在網上開啟直播。蘭山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立即進行核實,果然發現了這名開直播的「特警隊員」。
  • 海澱菊園小區裡的暖心接力……
    據了解,馬連窪街道菊園小區實行封控管理,為了讓高齡、獨居老人吃上熱飯熱菜,成了社區工作人員最掛心的事。馬連窪街道「新連心」小哥志願服務隊美團站和「紅綠藍」三心志願者服務隊一起合作,他們每天以接力的方式為社區有需求的老人送餐,讓他們天天吃上「放心餐」「暖心飯」,在特殊時期感受到溫暖的陪伴。
  • 【公益快訊】螢火蟲志願者電白北部山區支隊誕生!
    ,共創和諧美好新電白,助力政府部門共建美麗鄉村,在共青團電白區委員會的指導和支持下,電白區螢火蟲志願者服務總隊電白北部山區支隊迎來了令人欣喜的誕生!觀珠鎮黨委劉炳武同志,鎮團委楊東展同志,五一村委楊廷漢同志、謝增武同志、謝亞普同志、謝文娟同志、劉喬楊同志,新華村委汪火安同志,螢火蟲志願者總隊理事長王洪雁先生,常務理事長黃金盈女士,副理事長陳雪女士等理事骨幹、各支隊代表及志願者60多人出席了活動,儀式由副秘書長何曉玲主持。
  • 社會工作者考試平臺分享:社區照顧的理解和分析
    社區照顧:是指利用社區的各種資源和條件,使需要照顧的老人儘可能留在他們熟悉的社區內接受照顧,而不用進入專門的養老機構。
  • 點讚丨「小老人」照顧「老老人」,這支「銀髮護衛隊」讓人感動滿滿…
    在外拼搏的年輕人,難以時刻照顧家中老人;很多獨居、空巢老人在忍受孤獨和生活的不便.在等待兒女陪伴和照顧之外鄰裡間的守望互動已成為老人安享晚年的又一途徑在武漢,就有這麼一支「銀髮護衛隊「很遺憾的就是,父親我也沒有送他的終,因為我在這裡,他病了我也不能照顧他。我妹妹說,他每天就看著那條路,因為我每次回去都朝那條路上走。他肯定是很期盼。 」
  • 《愛心接力——麻章湖光小夥颱風中勇救90歲老人 他卻獻出了一條腿》
  • 螢火蟲志願者北部山區支隊下鄉探訪貧困家庭
    12月6號上午,螢火蟲志願者北部山區支隊組織志願者前往北田村田仔陂探訪貧困家庭。
  • 《今日生活》溫暖公益---老人定位手錶免費發放開始啦!
    會忘了時間Ta會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再也回不到家人的身邊《中國疾病負擔報告》顯示,在2005--2018年的14年期間,阿爾茨海默病死亡數增長近《今日生活》溫暖公益用愛定位回家的路免費發放老人定位手錶《今日生活》免費發放老人定位手錶標準有哪些?
  • 點點螢火,照亮山區——記螢火蟲志願者電白北部山區支隊成立
    (視頻製作:觀珠資訊通)2020年9月19日,為進一步推動電白公益事業的發展壯大,為電白山區群眾提供更到位的志願服務,擴大志願服務的宣傳,就近就便為需要的群眾提供關愛和幫助,共創和諧美好新電白,助力政府部門共建美麗鄉村,在共青團電白區委員會的指導和支持下,電白區螢火蟲志願者服務總隊電白北部山區支隊正式揭牌成立!
  • 長興65歲老人採草藥落入4米深下水道,渾身大面積擦傷,萬幸的是…
    13日中午12時許,長興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接到接到110指令:長興縣大湖街道某小區附近一名6旬老人不慎掉進路旁邊下水道,無法爬上來,急需救援。接警後,長興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巡邏隊員立即出警,到現場時,老人掉在下水道裡,下水道目測有4米多深。民警當即詢問老人情況,老人說,目前總體還好,但是渾身有大面積擦傷,而且有頭暈。巡邏隊員擔心老人在下水道中受到二次傷害,頭暈很有可能是缺氧造成,巡邏隊員一邊安撫老人情緒,一邊立即通知120救護車和消防到現場,以第一時間展開救援。
  • 建通街道青南社區戰疫志願者英雄榜
    1月6日,裕華區青南社區居委會開始招募志願者,從6日到29日,志願者們一次又一次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從封小區開始,整個社區各個角落到處飄著紅馬甲或紅袖章的身影,大家匯聚起保衛石家莊、守護家園的磅礴力量,29日全小區按戶發放出入證,30日每位居民都順利拿到出入證,志願者們才開始撤退,在這23天裡志願者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在疫情肆虐國際莊的嚴峻時刻,志願者們逆行而上,不畏風險,團結一心,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 「使命指導行動 擔當捍衛安全」海西特警順利完成押運文物赴京參展任務
    自海西特警接到州公安局黨委關於押運「3.15」盜掘古墓葬案涉案文物赴京參展命令後,支隊領導高度重視、周密組織,並針對任務中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情況進行預判分析,抽調經驗豐富、技能過硬隊員開展實戰演練。2018年12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特警支隊抽調8名精幹警力與省公安廳、州公安局、都蘭縣公安局民警組成16人押運工作組,護送59件涉案文物安全抵達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此次押運任務的順利完成充分展現出了三級公安機關默契配合的能力
  • 讓迷路老人找到家,用平凡小事踐初心
    近日,西湖路派出所收到一面寫有「人民警察、一心為民」的錦旗,還有一封毛筆書寫的感謝信。信中,講述了一個怎樣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呢?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     你們好!   我母親丁河聲今年80歲,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人於3月14日11時11分在陪護家屬上廁所間隙時,從醫院獨自出走,隨之迷失方向。
  • 抗擊疫情戰役一線 德一志願者在行動
    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黑龍江訊(韓月  王佳春 (王寶)記者:賈忠忱)黑龍江佳木斯是我國的東方第一城,還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另外有一群人他們是佳木斯「德一志願者服務隊」,面對疫情衝鋒在前,勇於擔當,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各個崗位。
  • 西湖有情,義工有愛!——湯泉社區在行動
    灰湯全域受災嚴重,湯泉社區也在其中,轄區內商戶、三個安置小區都遭受到了洪水的侵襲。洪災過境,滿目瘡痍,一片狼藉,正急需各類救助物資。在危難關頭,湯泉社區結對幫扶單位長沙西湖社區迅速組織募捐救災物資,短短兩天時間就集結了達10萬元左右的愛心物資及資金,湘湖管理局黨委書記李明權一聲令下:災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救災物質不能過夜。
  • 近兩百位中外志願者為愛心接力
    Genessis的傷情牽動著大家的心,一場愛的接力開始了。意外發生的第二天,想幫助她的朋友便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名叫「All 4 Genessis」,目的只有一個:匯集力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幫助。目前,這個群的志願者和愛心人士已經將近200人。大家忙著組織籌款、義賣,以及輪班陪護。群裡每天有數百條信息,分享最新的治療情況,安排看護排班,分享籌款進展,緊張而有序。
  • 洪水中,他把5名兒童和7位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自己卻累癱在泥地裡……
    武警新鄉市支隊勤務中隊通信班戰士楊璋虎(三期士官)剛休假到家,還沒有來得及吃飯,家被山上的泥石流衝掉了一半,在房屋被衝毀的一剎那,楊帶著家人從家裡逃了出來,看到如此緊急的情況,他簡單叮囑老父親帶著家人先避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則向危險的山頂跑去
  • 【附領取點名單】「照亮回家的路 關愛失智老人」 黃手環免費發放啟動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人約有58%患有不同程度的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目前我國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已經接近2000萬人。生活無法自理,常走失不見蹤影,無法分辨出家人,阿爾茨海默症老人身上的這些問題讓家人憂心又無奈,從而導致每年的都有近百萬的老年人走失。很多時候,兒女們為了生計離開了家鄉,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只得自己照顧自己。老人們體弱多病,又容易犯糊塗,出了門就忘了回家的路,於是,我們時常在街邊看到張貼的尋人啟事。去年以來,經運城市第一時間愛心公益志願者聯合會發起尋找的走失老人就有幾十位。
  • 志願者陳彩娟:敬老院老人的好「女兒」
    前一天,陳彩娟就和「麻風村」的老人約好,中午給他們包餃子。車還沒到村口,就看見「麻風村」的幾位老人在那裡張望,「我們的女兒來了!」看到陳彩娟,老人們欣喜地說。    陳彩娟是浦江人,2007年來義烏定居後一直熱心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