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於順德中軸線公園親水平臺啟動主題為「維護生態平衡 共建綠色生活」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現場,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放流入德勝河。
維護生態平衡,共建綠色生活——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流放流(鄭維攝)中國鰻魚看廣東,廣東鰻魚看順德。順德作為「中國鰻魚之鄉」,經過多年開拓,打造了「順德鰻魚」金字招牌。近年來,受全球氣候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疊加影響,鰻鱺天然資源銳減,國際上保護鰻鱺資源的呼聲日益高漲。10月16日上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於順德中軸線公園親水平臺啟動主題為「維護生態平衡 共建綠色生活」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現場,2000公斤成鰻、35000尾鰻苗放流入德勝河。增殖放流,是國內公認的一種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從1983年起,順德增殖放流堅持了37年。與常規放流活動不同,本次放流主角全為鰻魚,這樣的放流體量在國內尚屬少見。據悉,上世紀八十年代,順德就開創了國內池塘養鰻先河,現已形成了生產、加工、流通的產業鏈,烤鰻產品除了銷售日本這個傳統客戶外,還遠銷東南亞、歐洲,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帶一路的倡議。眼下,順德區緊緊抓住啟動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推動順德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產業。今年疫情期間,廣東省鰻魚協會累計捐贈16噸鰻魚到武漢。「順德鰻魚是順德最具農業區域公共品牌的產品,是農產品質量最安全的食品,」順德區委常委梁偉沛說,「本次鰻魚增殖放流選擇在順德舉行,體現了省農業農村廳對順德水產行業的關懷,是順德鰻魚業的驕傲。」梁偉沛表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水域生態安全需要全社會的鼎力支持與密切配合。希望以鰻魚增殖放流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全民關心、呵護水生環境的意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鰻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本次放流將對增殖天然水域的鰻鱺繁殖群體數量,保護和恢復鰻鱺資源、改善漁業資源現狀起到直接而有效的推動,也將進一步推動我省鰻魚研究工作,促進我國鰻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海鮮指南轉載自日照晚報,如需轉載須於文首註明來源,否則按侵權追究
聯繫我們
授權轉載 | seafoodeditor@seafoodguide.cn
新聞爆料、投稿 | seafoodnews@seafoodguide.cn
商務合作 | seafoodbusiness@seafoodguide.cn
加入我們 | job@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