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搬遷後的村子的老木屋
拆下來的邊角廢料
在他手裡
居然變廢為寶
今天跟著小編
認識這位黑木耳種植「達人」
方自剛在滿是黑木耳菌包的地裡忙碌著。(張仁韜 11月21日 攝)
今年57歲的方自剛是芒市江東鄉人,由於山高路遠,3年前整村搬遷到離城市更近的「幸福村」。住上了漂亮的房子,道路不再泥濘,村裡有超市、農貿市場,出門就有城鄉公交站點。
方自剛隨手拿起一支菌包,上面長出了許多黑木耳。(11月21日 張仁韜 攝)
「山裡人靠山吃山,盤個生活沒有問題,搬下來就不一樣了!」村民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做起了買賣,大伙兒都在想著法子增加收入,沒有手藝的方自剛雖也打過零工,但心中總有些不甘。一次偶然的機會,方自剛看到臨近的梁河縣有人種植黑木耳,工序雖然複雜但效益比較好,於是就投入4萬餘元嘗試種植,當年純收入就達5萬多元,這讓他信心倍增。
黑木耳即將迎來豐收季。(11月21日 張仁韜 攝)
人工種植黑木耳需要砍伐樹木製作菌包,前些年當地發展人工黑木耳種植,導致一些山林植被遭到破壞,這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顯然背道而馳。雖然不能砍樹了,但他在老家的山裡找到了解決辦法。搬遷後的村子,老木屋拆下來的邊角廢料堆著沒有人要,於是他就來了個「變廢為寶」,用這些邊角廢料製作菌包,沒想到也一樣種出了黑木耳。
今年的黑木耳長勢不錯。(11月21日 張仁韜 攝)
黑木耳種植需要大量的水,方自剛就來到離家幾十公裡外的梁河縣勐養鎮江畔租了一塊地,一家人索性在地邊搭了個臨時窩棚,方便「照料」黑木耳。今年他種植的黑木耳部分菌包已經開始產出了,深黑色的木耳密密麻麻地從菌包裡露出頭來,爭相長大。
方自剛時刻精心照料著這些黑木耳。(11月21日 張仁韜 攝)
他盤算著,今年的黑木耳除去租地、種子、製作菌包的成本,按照現在一公斤幹的黑木耳收購價是136元,純收入能達到6萬元左右,這對於一家人的生活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山裡還有很多廢棄木料可以做菌包,他明年打算再擴大一些種植規模。
種植黑木耳
走上致富路
為方自剛
點個大大的贊!
德宏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仁韜 董偉
原標題:《變廢為寶!芒市大爺把黑木耳種出新花樣》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