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走極端謙虛路線的那幾位大拿麼?將「客套話」發揮到了極致!
北大還行撒貝寧,不知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馬雲,一無所有王建林.
謙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客套話,而當歪果仁開始相信中式客套話,這個畫風就徹底瘋了。
近日,一則外國人吐槽中國人過分「客套」的視頻在網上被熱議。視頻中「精通」中文的外國人吐槽:「中國人的客套話,我差點就信了!」「我只說了一句『你好』,他們就誇我中文好」……
「我中文很差,結果他們一聽,就開始猛誇:你說得真好!然後,話鋒一轉:你剛剛說了啥?」……
@歪果仁研究協會 23日的視頻告訴我們,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都聽過那麼幾句中國人的客套話。
其中,最常見的客套話就是:你中文真好啊!
另一句可與之媲美的客套話就是:下次我請你吃飯哦~
外國小哥:你從來沒請過我,但我已經習慣了……
「每次點菜,中國朋友都說隨便吧都可以,但實際上他們心裡都有想吃的東西,只是從來不說」……
「每次喝酒,中國人都說『你隨意』,都以為我不能喝嗎?寶寶酒量好著呢哼!」
「吃完飯以後中國朋友說『我馬上就回來』,我以為她是去廁所,結果,她直接把帳結了」……
中國人的「辛苦了」,只是口頭上的客套話而已……
歪果仁: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中國人的套路!
在歪果仁看來,中國人非常委婉,對於不贊同的事,一般不直接說「不」,經常說「可能吧」……
拒絕人的時候,也是相當委婉:
來自馬來西亞的小姐姐說,她以前追中國男生的時候,給對方買奶茶、裝熱水。
對方沒有直接拒絕,而是甩出了各種不會傷害人的理由:其實我不渴……我也不會很冷……
這位小姐姐深深體會到了中國人客套的精髓:一定要說「哇」,而且是用很誇張的語氣。
「我考上北大,回去的時候就被叔叔阿姨各種誇:你考上北大了?哇~長這麼大了!考上北大你爸媽就可以享福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怎麼會誇張到要發出『哇』這個聲音」……
中國人連開除員工,都是相當地客套:
「我是老師,有一回我同事叫我和她一起去見校長,校長打算要開除她。但是他們聊了20分鐘都在繞彎子,校長一直在說:你教得真好,孩子們都喜歡你,老師們也都喜歡你……期間又說又笑的……最後我們發現,她被開除了」……
這位小姐姐覺得,這就是中國人超級禮貌的極端例子啊!
於是,跟中國人處久了,歪果仁也學會了各種客套話。
這位經常被要求加微信好友的小姐姐,漸漸學會了怎麼拒絕別人:
"不好意思啊我趕時間;
不好意思啊我沒帶手機;
不好意思啊我沒流量了……"
小姐姐還發現,中國人跟親密的人不會說「謝謝」,否則很有距離感。
而且中國人又很喜歡誇別人,小姐姐剛開始不知道怎麼回,只會說「謝謝」,後來學會了客套的最佳方式——反彈:
高佑思也摸索了一套客套話:
見到女生怎麼打招呼?——哇!你最近瘦了呀!
表示肯定,要說什麼?——嗯嗯,或者嗯嗯嗯!
同理,表示好笑,哈哈是不夠的,要哈哈哈哈哈哈才行……
跟朋友們結束聊天的時候,要說什麼?——改天請你吃飯啊!
視頻戳這裡:
當然,視頻裡外國小夥伴們也是給自己加了很多戲。難道只有中國人愛客套,太客套麼?難道他們在國外就真的不客套麼?
在英國,如果你的鄰居對你說:「You must come for dinner.」 你會花好幾天的時間等待他的邀請嗎?
不要自作多情啦!這只不過是句客套話,才沒有打算真的請你吃飯呢!講究禮貌的英國人還有哪些話有可能被你誤會呢? ↓↓↓
I hear what you say.
誤解:他接受了我的觀點。
正解:不同意,也不想再說什麼了。
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
誤解:他正仰慕地聽我講話呢。
正解:你太二了。
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
誤解:小失落,但不要緊。
正解:我對此很惱火。
That's not bad.
誤解:太好了
正解:差勁
That is a very brave proposal.
誤解:他覺得我挺有勇氣。
正解:你真是有病。
Quite good.
誤解:真不錯。
正解:有點小失望。
I would suggest...
誤解:這個點子值得考慮,但是做你想做的。
正解:做好準備證明你自己。
Oh, incidentally/by the way
誤解:順便一提,不重要
正解:我們討論的主要目的是.
Very interesting.
誤解:有意思,讓人印象深刻。
正解:扯吧.
I'll bear it in mind.
誤解:他們記得,很可能會去做。
正解:已然不記得了。
I'm sure it's my fault.
誤解:為什麼他們會以為是自己的錯呢?
正解:就是你的錯。
You must come for dinner.
誤解:我很快會收到晚餐邀請。
正解:才不會請你吃飯,說說客氣一下。
I almost agree.
誤解:他基本上同意了。
正解:根本不同意。
I only have a few minor comments.
誤解:有點建議。
正解:徹底重寫吧!
Could we consider some other options?
誤解:他們還沒決定。
正解:我們不喜歡你的點子。
我們再聊回中文裡的「客套話」。如果外國小夥伴真的想學中式「客套話」,可以從下面這幾句開始↓↓↓
初次見面說「久仰」
分別重逢說「久違」
徵求意見說「指教」
求人原諒說「海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
求人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
向人祝賀說「恭喜」
請人看稿稱「閱示」
請人改稿說「斧正」
求人解答用「請問」
請人指點用「賜教」
託人辦事用「拜託」
贊人見解用「高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
賓客來至用「光臨」
送客出門說「慢走」
與客道別說「再來」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
請人勿送叫「留步」
歡迎購買叫「光顧」
歸還原主叫「奉還」
對方來信叫「惠書」
老人年齡叫「高壽」
自稱禮輕稱「薄禮」
不受饋贈說「返璧」
對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庭叫「寒舍」
對方父親叫「令尊」
對方母親叫「令堂」
問道年齡叫「貴庚」
問道姓啥叫「貴姓」
問道職務叫「稱謂」
問道姓名叫「大名」
對方男孩稱「公子」
對方女孩稱「令愛」
自己妻子稱「拙荊」
自己丈夫稱「外子」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