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首都烏蘭巴託,面積約156.6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300萬,GDP總計114.88億美元,人均GDP 3735美元。
在有根據的條約裡,能追溯的中國第一個條約是1689年清朝的康熙帝與俄羅斯帝國籤訂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正式確定了中俄兩國的現代邊界,雖然《尼布楚條約》是清朝不了解近代國際法的不平等條約,但至少確定了國界,至少確定了蒙古是我國的領土這一國際性條約。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康熙帝1689確立的版圖的話,那就是中國的最終版可追溯面積。
雖然清朝末期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得我國的國土面積縮小了許多,但是在民國時期依然保持了外蒙古的存在,但由於民國時期的積貧積弱,不得已在1945年的時候同意了外蒙古的分離,但也是同年,民國還是在聯合國法律上追溯了蒙古的宗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經過種種努力,默認了現狀,但並沒有否定可追溯的這種權力,這種權力是康熙時期以來的歷史性可追溯。而隨著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滾動,一直以來的天朝上國越來越強大,經濟越來越強勁,尤其是外蒙古相鄰的內蒙古,人口2625萬,GDP總計2385.02億美元,人均GDP 9086美元,在各方面都是呈碾壓的形式,人均更是達到外蒙古的2.5倍,而中國整個國內的人均GDP則是8583美元,看著以前同屬於一個國家的內地發展起來蒸蒸日上,這使得外蒙古的一些議員們蠢蠢欲動。
外蒙古不僅僅是GDP和人均GDP的數據很差,由於外蒙古政府部門的效率低下,以至於外蒙古的外債規模為23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GDP的兩倍,也就相當於外蒙古的經濟已經破產了,只能靠其它國家的補給了,而其它國家能幫助他們的,除了相鄰的中國,就沒有其它國家願意破費了。
就在外蒙古搞的一團糟的時候,他們國家中戈壁省的議員提議:提出把蒙古併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以及蒙古和中國建立聯邦國家,這樣就可以得到中國的各項優惠政策和經濟發展經利。但是這個議案並沒有在議會通過,這並非多數,只是少數人的想法。
如果外蒙古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的話,那麼中國一定會修建從北京到烏蘭巴託的高鐵,而烏蘭巴託也一定會成為中俄兩國的邊貿城市,而烏蘭巴託到貝加爾湖到葉尼塞灣的安加拉河北入北冰洋再到歐洲的線路一定會成為中歐貿易的夏季最短路線。顯然,如果外蒙古真的在某一天加入中國或者與中國組成聯邦,那麼經濟的發展一定會突飛猛進。
如果在雙方都有意的基礎上,對各自都有益的前提下,形成聯邦也未嘗不可。不過大國之間需要緩衝地帶,此事如果想要成事,需要各方麵條件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