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下了2016的第一場雪。
是我第一次在真正的「北方」度過漫長的嚴冬。
(以前,「福建廣東之外都是北」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中)
下地鐵後還要步行2km的我,非常感謝有OFO和Mobike的出現~
然而,並沒有那麼好命!!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新型的Mobike always在「休息中」,去尋找2輛預定的車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有一輛,我把手抽出手套,把座椅上的冰掃掉,把二維碼上面的冰刮開,可以Loading,結果居然因為凍住了,那個鎖嗶嗶了一下居然打不開!!
就是他👇
我只好絕望的繼續往前走,終於看到一輛小黃救了我!
感動,不過把密碼輸入之後還是不大好開,重新復位再輸密碼之後就可以了。
媒體:「ofo經歷過低溫、高溫、大水等問題,在硬體方面做了一些實足的準備。而用一些比較酷(😂明顯意指Mobike呀)的解決方案可能就會面臨比較大的麻煩,例如碰到下雪的時候氣溫極低,鎖的電池有可能消耗的更快。
使用歷程
有一次直接從家裡面騎到了公司,8km多,實在是太拼了,當時在北京還有太陽,而且上上下的~
分享一下我三種公共bike
使用心得⤵️
去年的時候,臺灣還在說Ubike的系統特別好,超過美國的,結果今年就被mobike「打敗」。但是作為政府的項目,Ubike確實簡單很多,不需要交押金,只需要用悠遊卡(公車卡)在線註冊一下就可以用了。相比北京的:帶上身份證,在偌大的京城中,上班時間去找四個地點之一的地方辦理將交通卡與單車掛鉤……外國人就更不用說有多麻煩了,而且那個單車,永遠都是很髒很髒,歐巴桑買菜的image深深植入人們的心中……
Tips👉
總體來說
我會先預約mobike
然後看到路上有ofo就直接騎小黃
有一件搞笑的事情,就是我有一次mobike好像忘記鎖了,然後gps記錄其實是跟著手機走的,我從海澱坐地鐵到了豐臺,就記錄我在1小時之內騎行了40km!然後我一直報錯,一直說管不了鎖,都停不下來!!一晚上吃了我8塊錢了。最終是打客服電話解決了
再來看一下他們的官網⬇️
這是?要區分不同消費人群的意思嗎?!幸好,點選x就可以進去看了。
雖然ofo是國產的
不過網頁界面設計的也很洋氣兒
扁平化、小清新的設計界面令人眼前一亮
Slogan⤵️
這句話,我覺得在廣州確實挺貼切的~但是在北京,就……
相比之下,mobike和uber類似
做的是情懷:
⤵️Mobike主頁上有很多
帶點文藝風的活動介紹
這個《騎上摩拜單車,去感受一座城》與配圖我真的很喜歡
看完感性的,那麼,數據才是硬道理
寫在最後
雖然mobike很多資料都是「聲稱」,但是用戶心裡體驗我個人感覺比較好~而且共享經濟是一個趨勢,期待國民素質提高😃
最後,北京實在是太冷了,希望可以晚點上班,不要騎車了……😷😷😷
分享神奇女孩的世界各地故事
【Struggle in 北京】系列
【嘗遍世界】系列……
關注我吧:東次東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