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影《後天》觀後感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楊有威
今晚我滿懷期待的來到北區理工樓,等待著進入101課室觀看環保月活動帶來的環保電影,我有幸的坐在觀看影片的最佳位置。開始覺得學院推薦的電影可能不太好看,但電影從播放的開始我就錯了,沒想到播放的是幾年前上映的美國大片《後天》。
電影《後天》最早是出現在高三的月考作文題目上。看著《後天》,以往高三奮鬥的日子歷歷在目。電影《後天》讓我意識到自然的力量以及我們人類自身的渺小,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自以為沒有什麼能威脅,於是無止盡的對自然索取,但觀看完《後天》清楚的讓我意識到了在自然面前,人類根本難以改變什麼。
影片以三位科學家在冰川探測時遇到冰川開裂,差點喪命為開頭,使三位科學家意識到環境正在快速改變,甚至傑克預言的第二個冰河時代即將到來,於是他們向當權者們尋求幫助,但以副總統為代表的保守派卻無動於衷,認為傑克一行人是在杞人憂天。於是發生了後來的日本東京大冰雹、美國大片風暴、紐約洪水等等災難。或許我們不應指責副總統,但如果當權者們能早點意識到環境問題並做出防範行動,損失就能降到最低。
影片中最經典的,是主人公一行人因寒冷困於圖書館燒書取暖——應該先燒什麼書?他們沒有像眾人一樣選擇冒險逃離,而是相信傑克的話留在圖書館等待救援,最終活了下來,而冒險的眾人全都凍死在了外面。最令我感動的是在洪水來臨的時候,主人公山姆對愛慕對象的不離不棄,過程極其驚險,畢竟在面對死亡威脅的時候還能這樣,這和一些空口上說的愛不同,這是真愛。
影片或許警示了現在的我們,很可能影片中的災難就在明天,所以我們要像傑克一樣未雨綢繆,要意識到環境被破環的可怕。同時我們也不要悲觀,就像影片中的一樣,雖然是經歷了災難,但結局也是美好的。這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不要迷茫,像主人公山姆一樣具有勇氣、智慧,才是度過困難的關鍵。
電影《後天》除了過度發展所帶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之外,還牽涉到一個發達國家和第三國家的問題,這都值得大家深思。導演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當大批美國難民逃往墨西哥邊境非法入境時,我有一種想哭的衝動,現實社會裡卻是墨西哥人非法進入美國境界。當副總統在第三國家的領土上向他的國民安撫講話時,透露的是一種反思與自責。
-楊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