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我們的清涼,慈谿這些人卻每日頂高溫作業,向他們致敬!

2021-02-13 慈谿日報

從8月6日至今,慈谿已經連續出現了15個超過35℃的高溫日。強勢且穩定的副高帶來了高溫、送走了降水。好消息是下周副高開始有所鬆動——浙江氣象臺稱會明顯減弱。久違的雷陣雨有機會登場,同時氣溫也會有所下滑。

據市氣象臺發布的消息,這個周末依然是晴到多雲,最低氣溫25℃-26℃,最高氣溫35℃-36℃。與過去半個月的情況差不多。說到底,今年的夏天只能說熱力持久,很難說酷熱難擋。有兩點可以證明,一是8月6日以來高溫不斷,但也只有13、14日兩天攀上了38℃。另外今年沒有出現過一次40℃以上的強高溫,後面的機會更是渺茫。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梅雨季延長,導致盛夏高溫來得有點遲。氣溫要上40℃,等到副高站穩腳根,太陽直射角已經不合拍了。通常情況下,過了立秋,太陽的直射點不斷南移(夏至以後向南),光照加熱的能力要打折扣。我市的40℃以上強高溫,一般出現在「七下八上」。上一次還是2017年的7月25日,當天的最高氣溫為40.1℃。

明天是24節氣中的處暑。處暑即「出暑」,意味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天氣要從炎熱向涼爽過渡。浙江省氣象臺稱處暑節氣之後,預計大氣環流將逐漸調整。8月23日起副熱帶高壓有所南落,屆時持續的高溫炎熱天氣會有所緩和,「氣溫會下調一擋」。

從環流形勢來看,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前天清晨在廣東珠海登陸。由於距離遠,它對慈谿沒有直接影響。不過,它已經撬動了8月上旬以來一直表現得勢大力沉的副高。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到下周一副高開始顯出疲態,慈谿處於其邊緣。熱力條件不錯,有機率出現午後雷陣雨。

知名氣象科普博主@中國氣象愛好者也提到,這兩天東北冷空氣在悄悄南下,北京最低氣溫很快要降到16度左右,副高整體減弱、南撤是很快的事情了。一方面,江浙滬的高溫確實會有所減弱,從37℃跌到35℃是可以期待的。另一方面,太平洋的下沉氣流減弱,真正的大颱風很快就要出現了。

相關焦點

  • 致敬匠人 | 溫情悅景 送清涼進工地保安全活動圓滿舉行
    最近全國各地持續高溫大淄博的溫度居高不下在辦公室是「清蒸」到了家還要「回鍋」但總有那麼一群人每天頂著烈日工作著從早到晚、無畏高溫.此時此刻,最珍貴的莫過於一份沁人心脾的關愛伴著那久違的清涼龍泉家園·悅景臺項目一線全體施工人員為保證施工質量和進度,不畏酷暑、頂烈日,時刻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抓緊時間,連續作戰,紮實推進項目一線建設進程。由於一直在太陽下工作,工人們皮膚被曬得黝黑,身上早已是汗流浹背。
  • 致敬│高溫下的「電信藍」
    入伏以來,開啟「燒烤模式」,室外近50度高溫,一些人依然堅守崗位。讓我們通過影像,來致敬高溫下堅守的人們。
  • 致敬40℃高溫下的城市守護者 華地森林語在行動!
    夏天沒有電那是萬萬不行的,為了確保大家用電正常,他們時常要在高溫天下進行搶修工作!小語想對他們說:「工作固然重要,但也請注意安全,注意防暑!」他們是永遠的英雄——消防員炎炎的烈日下,我們都在尋求那一絲的清涼,但有這樣的一群人,時時刻刻在準備著,哪裡有火就跑去哪裡,他們就是這烈日下最可愛的人。小語這裡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安全用電用火!避免火災發生!
  • 照片徵集展示第一彈 | 致敬萬華最美大修人!
    ,我們有堅實可靠的後援保障,萬華人戰高溫、鬥酷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致敬大修人徵集活動照片展示第一彈來了,讓我們一起致敬無懼高溫「報警」的萬華最美大修人!七月,驕陽似火,曹班長頂著高溫,穿著防化服,一袋一袋地往活性炭吸附塔中加裝活性炭,在落日的餘暉下,終於完成裝填,脫下防化服,早已渾身溼透。為了裝置能夠順利開車,劉學與其他同事正在頂著酷暑緊導淋末端的螺栓,儘管後背已經溼透,但仍然阻止不了劉學以及其他同事的認真工作,向劉學以及像劉學一樣在夏日中努力工作的同事,致敬!
  • 驚現 浙江慈谿有個拉風的「頂狗哥」
    「頂狗哥」大名叫蔡湯美,今年41歲,江西人。來慈谿14年了,在一家陶瓷店做搬運工。2001年,蔡湯美來到慈谿打工。2009年,一次老闆和員工打賭,誰能一次性搬三包水泥,就一次獎勵一萬元,開始老闆以為沒人能行,結果老蔡一口氣搬了300斤,跑下樓梯氣都不喘,順利拿到了獎金。從此他頭頂重物的絕活就得到了人們的讚賞。
  • 38℃高溫下豐都街頭發生的真實一幕,看完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炎炎烈日下,你坐在開了空調的車裡,而他們只能昂首挺胸站在馬路上,站在排氣管噴出的熱浪裡,站在近四十度的高溫下……即使汗水打溼了衣服,為了我們的安慰,依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38°C的豐都,請每位交通參與者:不闖紅燈,不違規,不做路怒族他們夏天頂著炎炎烈日,累了、餓了也只能在路邊吃點乾糧……為了這座城市的乾淨整潔,他們不惜穿行於危險的車流之中……「頭上像頂火球,腳下烤得難受」,汗如雨下已經是他們的常態……
  • 烈日下最可愛的人丨綠盒攜手萬佳匯超市為醫護人員送清涼
    而在我們悠閒的時間裡,有一群人他們24小時值班,忙碌在最危險的地方,堅守在救死扶傷第一線,沒有絲毫懈怠。尤其在抗擊新冠疫情時刻,他們穿著悶熱的防護服,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他們不顧個人安危,忙碌在最危險的第一線,守護者人民的健康。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在救死扶傷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就是偉大的醫護工作者。
  • 李君山到公司夏送清涼
    烈日炎炎、驕陽似火,7月30日下午,航天江南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君山率領航天江南工會副主席石雲愛等一行3人到公司董公寺園區生產現場
  • 【致敬逆行者 | No.3】逆戰的勇士,我們向你致敬!
    致敬逆行者!在近年來石家莊最冷的一個冬天,新冠疫情猛然按下了這座城市的暫停鍵。在安靜的城市裡來往的前線工作者中,有這樣一群身著白衣的逆行者,守護在我們身邊。石家莊圖書大廈員工將敬意與感動付諸筆尖,用文字記錄著這些時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萬萬沒想到2021年的開頭也註定不凡。
  • 珠穆朗瑪峰背後的秘密——向英雄致敬
    國測一大隊於1954年正式成立,他們一年四季攀高峰,走荒原,入沙漠。兩下南極,7測珠峰,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腹地.67年來,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裡。
  • 空調安裝工:「飛簷走壁」送清涼
    根據計劃,楊星負責作業,王回負責安全,現在他們要將三樓的舊空調拆下來。然而剛剛打開防盜窗,拆除就遇到了問題。電光火石之中,王回顧不上躲避飛濺的火星,他死死盯住窗外。楊星說,幹這一行,多多少會有一些傷,這些都是小問題,只要人不掉下去就行。楊星已經連續在室外工作一個小時了,他的體力透支得很厲害。
  • 燙傷,脫皮…在大榭,您的出行方便,離不開他們高溫下的付出!
    長袖長褲是他們的標配,皮膚黝黑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炎炎夏季,行人稀少的馬路上,道路養護工人們頭頂烈日,揮汗如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為我區「五新發展計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由於南方地理位置因素,夏季出梅後氣溫可高達35℃左右,持續的高溫天氣十分容易誘發路面病害。在雨水和高溫天氣兩者作用下,夏季路面往往會有變形、拱起、產生裂縫等現象,影響道路及行車安全。
  • 致敬!高溫中的勞動者 「黃馬甲」的火拼噴汗
    在宜賓火車站貨運場,有一群身著橘紅色馬甲的男女,他們的職業是搬運工。八十來號人,住在貨運場簡陋的集體宿舍裡,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最重要的是水,一瓶普通礦泉水,往往被他們一口就幹掉。據宜賓火車站貨運值班員黎明介紹,火車站搬運工採取分班作業,還有女工班,這樣可以有針對性地分散運、整運裝卸,更有利於專業化。據測算,貨運場平均每天要裝卸20節車皮的貨,而每名工人每天就要裝卸15噸貨。
  • 華潤襄陽醫藥有限公司聯合襄陽市總工會、太極集團到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送清涼」
    入夏以來,襄陽持續高溫,為做好防暑降溫和安全生產工作,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和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切實維護襄陽職工的健康和安全權益
  • 【搶眼】慈谿女子肺部嚴重積水,原來是她吃了這些東西,不少餘姚人也超愛吃哦
    醉蝦、醉蟹、刺身、壽司,這些都是人們口中的最愛,然而慈谿人張小姐卻因為這些個美食受了罪。
  • 慈谿會發「牛脾氣」的牛排店讓消費者的不愉快
    保利MALL開業,據說有好多好吃的,慈谿的吃貨們又開始沸騰了。按理說,新開張的店正是拉攏人氣的時候,可是就有這麼一家店,賣的是牛排,發的是牛脾氣,就是這麼牛!我們要說的就是這家「諾丁漢牛排店」。這不是忽悠人嘛!不吃了,走人!但是你這宣傳單誤導人,還不如撤掉。嘿~~人家牛排店的服務員是有牛脾氣的:「你可以選擇不進來消費!」聽著可真氣人吶!據說還有不少人也碰到了這個情況。 網絡的力量是強大的。孫女士曝光了這家牛氣沖天的牛排店,微博被轉發了上百條,評論也有30多條,在慈谿論壇上的點擊量更是超過了6000人次。玩文字遊戲,虛假宣傳,遭到了廣大網民的抵制。
  • 致敬釀酒人,致敬最美勞動者
    ····  這是酣客公社陪伴你的第1390篇文章  ····五一勞動節屬於每一個辛勤工作的人
  • 老外看慈谿|「千裡眼」美國人Evan的慈谿印象
    Evan’s Chinese name is 「Ai Wen」, he came to China firstly on April, 2012, and three years later he came to Cixi, northern part of the longest sea-crossing bridge, and became a foreigner teacher
  • 高溫愛心茶攤送清涼徐凝門一條街都是歇腳點
    連日來,揚城又迎高溫,愛心茶攤成了流動的清涼補給點。昨天,本報記者對愛心茶攤進行了探訪。 祝家茶攤泡好大麥茶 昨天上午11點,驕陽似火,小巷裡一絲風也沒有,一輛環衛車停下,環衛工人孫學成老師傅從車上下來,三步並兩步跑向祝家茶攤,給自己的大茶杯灌滿了茶。 孫學成說,「以前我們常常在公廁裡套著水龍頭喝幾口生水解渴,現在走幾步就是茶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