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甄嬛雖然計謀很厲害,但也不是會主動出手的人,再加上她並不需要像其他的嬪妃那樣去爭寵,不管是主角光環也好,還是與純元相似的長相,皇帝的寵愛都不需要她專門去爭就自然來到她身邊,大概也因為這樣才讓那些費盡心思的嬪妃們嫉妒不已。
甄嬛從小就是深閨中長大的,作為大家閨秀知識是很豐富的,選秀時候給皇帝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包括她對自己名字的解釋。
雖然進宮的秀女多是官宦人家的,但是文化造詣深厚的依然沒有那麼多,她的舉動再加上長相,足以讓皇帝記住。她從小生長的家庭是很幸福的,父母很寵愛又悉心教導。
從她去寺裡拜佛,希望尋得自己想要的姻緣,可以看出是很單純的,至少是對周圍的人,抱有善意,而不怎麼看別人家境。因為這樣才會救下安陵容,並願意收留她在自己家中住下,入宮之後面對不受寵的她還一直頗有照顧。
進宮後的甄嬛是沒有害人之心的,與她關係好的朋友,聰明大氣的眉莊,膽小懦弱的安陵容、天真可愛的淳兒,大家都很善良。
她在遭受了其他嬪妃的暗箭後,才決定要開始反擊,所有的這些攻擊動作,都是在外力刺激下,產生的而非內生。
隨著在宮中待的時間越長,受寵自然就變成了一個活靶子,即使別人不能傷害到她卻傷害了她身邊的人,這讓她的內心有了要為好姐妹報仇的想法。所以收買曹貴人,和眉莊一起鬥華妃。
對於後宮嬪妃犯的事,其實可大可小,只要不是殺人放火,背後的陰招如果皇帝不決定嚴查,那都沒什麼大事。皇帝此時在外朝準備對年羹堯動手,對內甄嬛等人要拿華妃開刀,也算是有所呼應了。
在年家倒了後華妃還不死心要去甄嬛的宮殿放火,卻被眉莊二人藉此利用再無翻身之日,這一仗他們勝得漂亮。
皇后一直在背後虎視眈眈,在華妃這個敵人倒臺後便將手伸向了甄嬛,甄嬛因此發生了很多事而心痛離宮。在宮外的日子與果郡王,逐漸相知而私定終身。
果郡王的母親是先帝的寵妃,在先帝駕崩後便到宮外修行,這是允禮與甄嬛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對她告誡的,作為皇帝的寵妃自然會成為眾矢之的。
果郡王對甄嬛的喜歡比她早多了,至少皇帝要為甄嬛過生日的時候。費心讓她高興的是允禮,甄嬛因為被華妃罰跪流產,救人的也是允禮。
所以甄嬛在甘露寺的時候受盡欺負。他的出現也不是意外,倆人都願意和對方一輩子在一起,卻因為一些誤會甄嬛只能回宮。
既然甄嬛回宮,自然是要開始料理那些背後下黑手的人,這時候的安陵容早去了皇后陣營,還因為她的緣故使得眉莊過世,留下一個女兒,甄嬛怎麼可能讓她好過。
再加上自己當年的孩子,新仇舊恨讓她設計使得安陵容的孩子沒了,還引出了迷惑皇帝的事更是不能翻身。
皇后也是不會放過的,因為安陵容的關係甄嬛知道了。當年純元皇后死亡的真相,最後將這些告訴了皇帝,皇后這麼喜歡權力的人。卻永遠都沒有機會,還被自己深愛的皇帝厭惡。
說起皇帝,他對甄嬛的愛很是複雜,甄嬛當年真心待她。卻得到了令人心碎的結果,而她真愛的果郡王,卻因為皇帝的疑心,要她親手給他毒酒。心愛的人死在自己的手裡,甄嬛的愧疚有多少恨意就一定不會少。
幸好這時候,有一個深愛果郡王的幫手葉瀾依,她算是皇帝駕崩以前最寵愛的妃子了。
倆人聯手給皇帝下了慢性藥,這個時期太醫院主管,已經由溫太醫,變成了他最得意的弟子衛臨,而衛臨早就是甄嬛的心腹,所以皇帝中毒的事並沒有暴露出來。
安陵容以前每次侍寢,就會用迷香迷惑皇帝,這也導致了皇帝有縱慾過度的問題,身體問題很多,離死亡也是臨門一腳。
甄嬛這輩子最毒的計策,大概就是皇帝臨死前的探望了,雖然之前害的安陵容沒了孩子,但那也是因為她手上,有兩條人命。
甄嬛在皇帝的床邊告訴了他,自己的雙胞胎不是他親生的,這個皇帝一直都有懷疑,所以接受得也不費力,但是眉莊的孩子,深受皇帝寵愛的靜和公主是溫太醫的,這確實讓皇帝受不了,大概因為這樣氣急攻心就駕崩了。
皇帝過世了,甄嬛的仇也就報了,不過等待她的是後宮中的無限歲月,不知道她會不會想起入宮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