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爆花露水遇火易燃,記者實驗是真的

2021-02-15 掌上吉林

消防提醒:花露水不要和飲料、種子、糧食、易燃易爆品混放在一起

城市晚報訊  花露水、風油精這些都是夏季市民家中常備的驅蚊利器,而這些物品在最近被網爆在有明火的情況下易燃,究竟是否是這樣呢?昨日,記者做了兩個實驗,為大家一探究竟。

一瓶花露水 四塊布條 一個打火機。兩條長度相同的布條,先在一塊布上噴上花露水,另一塊布不噴,迅速拿起打火機點火,只見兩塊布馬上都燃燒起來,而噴有花露水的布條燃燒速度更快一些。

20秒後,正常的布條火已經熄滅,布條還有少部分保留,而噴塗花露水的布條全部燒完才熄滅。

噴上花露水的布條無論從燃燒速度,還是燃燒破壞程度上來看都要比正常布條強烈。

除了花露水,夏季常用的風油精是否也是一樣的效果?

隨後記者又做了一個實驗,同樣取出兩條長度相同的布條,先在一塊布條上塗上風油精。用打火機同時點著,被塗抹風油精的布條馬上燃燒,而且火還挺大,而另一個布條則燃燒得很慢。

通過實驗,可想而知,如果衣服被花露水浸溼,一旦被火點著會很危險,如果來不及反應,很容易會出現被火灼傷的情況。

經開消防大隊浦東路中隊消防官兵介紹,花露水是易燃性的一種液體,因為它含有乙醇,它遇到明火都是容易被點燃的,因此市民在儲存花露水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它和易燃性的物品放在一起,比如把花露水和火柴、打火機放在一起,這是不合適的。而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故意點燃,花露水是不會燃燒或者爆炸的。

噴塗花露水的衣服碰到菸頭也會很容易燃燒起來,這就需要人們在使用花露水時一定要謹慎。應將花露水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陰涼處,避火保存,不要和飲料、種子、糧食、易燃易爆品等混合放在一起。

城市晚報記者 李豔 實習生 於典/報導

相關焦點

  • 花露水都含有農藥成分,是真的嗎?
    花露水以其芳香氣味、驅蚊止癢等功效成為夏季熱銷品。然而近日,有網友在微信圈發帖稱:「我們發現一些花露水瓶身上標有『農藥批准文號』,說明花露水含農藥成分,每天噴這個就是往身上噴農藥!」一時間,網友們紛紛轉發,很多人陷入恐慌。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央視網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 「網紅氣球」真的炸了,汕頭街頭也有!
    小編說:這種飄滿街頭的「網紅氣球」真炸了!它在很多城市都很火!
  • 安哥在行動 | 逃生天台被易燃材料搭建成生產車間?拆!
    不,這是真的!先前,寶安區西鄉街道接連開展「鐵拳行動」,在對位於西鄉固戍社區內的朱坳工業園進行突擊檢查時,執法人員發現了一處用泡沫彩鋼板搭建起來的生產車間。該生產車間位於建築的樓頂,而走出車間就會發現,這裡竟然是該棟建築的逃生天台!
  • 綠色環保防塵布真的環保嗎?萬萬沒想到土工布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本文轉載自今日頭條,民生聚焦,原文網址:https://www.toutiao.com/i6707802736173253127近日,本報記者了解到鄭州地區全市推廣應用
  • 火爆街頭的LED氣球,原來真的會爆!
    不少市民和孩童都被這種「網紅氣球」吸引著,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種看似美麗的背後卻藏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來一探究竟:這種「網紅氣球」構造比較簡單,看起來安全,但實則多為三無產品,且不少商家為了節約成本,用氫氣替代氦氣,氫氣容易燃燒,安全係數很低。
  • 小學生喜歡用的塗改液 居然會爆燃燒傷人
    結果瓶子遇熱膨脹,塗改液從瓶口噴出,導致小男孩脖子、胸口和臉等多處燒傷。那麼,一瓶小小的塗改液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它遇到明火到底有多危險?我們在學校門口的小店買了瓶塗改液,酒精燈點著,七八秒的時間,
  • 較真|網紅「仙女棒」真的安全嗎?記者親測...
    杭州禁止燃放煙花但是一種看起來像煙花的仙女棒最近賣得挺火
  • 奉化消防部門對聖誕飾品進行實驗
    我市消防部門就對這些飾品進行了一次實驗,看他們在什麼溫度下會進行燃燒,以此廣大市民在使用這些東西的時候要多加注意。消防實驗聖誕裝飾物、彩帶放取暖器前五分鐘就焦化隨後消防人員又用未熄滅的菸蒂進行實驗,發現菸蒂對這些易燃物也存在很大危險性。
  • 【健康新餘】高壓、易燃、劇毒!這些危險標識,你都知道嗎?
    會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如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遠離危險物。常見的危險標識包括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生物安全等。識別常見危險標識,遠離危險,保護自身安全。但要注意,危險標識只起提醒和警告作用,它本身不能消除任何危險,也不能取代預防事故的相應設施。會識別危險標識很重要,那有哪些最基礎又常見的危險標識,我們必須要記住呢?
  • 記者調查:記者遇陌生女子拍車窗 討路費 市民小心詐騙
    記者遇陌生女子拍車窗 討路費 市民小心詐騙 記者遭遇:攔車借路費 9月9日晚6時30分,記者在下班途中,駕車路過承德大橋時遭遇如此一幕:一操外地口音的陌生女子上前拍打車窗,索要5元回家路費。
  • 記者做了實驗,原來是...
    今天上午,有記者也在超市買到了視頻當中所提到的品牌粉絲,並進行現場實驗。記者買來的粉絲很快被點燃,而且火越來越大,並散發出一種焦味。那麼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記者找到了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鄧澤元了解情況,他說網上這段視頻他已經看過,其實原理很簡單。
  • 永康日報記者親自實驗證明:6的飛起!
    近日一條「蘿蔔頭能快速刮魚鱗」的網帖火爆朋友圈。昨日,記者用蘿蔔頭進行多次實驗,發現蘿蔔頭刮魚鱗,推刮自如,而且魚鱗不會飛濺。除此之外,廚房內的土豆、胡蘿蔔等也有同樣的作用。草魚的兩面魚鱗20秒被刮乾淨「蘿蔔能刮魚鱗?別開玩笑了,我忙著咧。」
  • 花露水口氣清新劑「惹禍」險成酒駕
    昨夜,紅橋支隊西青道大隊交警在快速路西橫堤段對一輛銀灰色奇瑞車進行攔檢,該車駕駛人酒精初檢顯示為「有酒」,在看到這一結果後,駕駛人反覆強調自己並未飲酒,而隨後呼氣式酒精檢測儀顯示的數據也證實了該駕駛人並未飲酒,「對了,是不是我車裡噴的花露水鬧得呀!」原來,因為車上有孩子,駕駛人害怕孩子被蚊子叮咬,就在車內噴了一些花露水。沒想到,自己差點因酒駕被罰。
  • [闢謠平臺]手機烤熟爆米花 老謠言咋又出現?
    玉米粒放在三四部手機中間,然後撥打任意一兩臺手機,玉米粒很快就會變成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