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燒餅店11月3日開張,10天來生意挺不錯的……」縉雲籍臺胞劉思敏在微信裡說:「好多家電視臺趕來宣傳,縉雲燒餅獲臺胞點讚。」
劉思敏的燒餅店靠近羅東鎮的夜市,主要做夜市生意,下午三點開始,每天做15—20斤(臺灣600克一斤)麵粉的燒餅,七、八點鐘前就被搶購一空。
這家縉雲燒餅店就是今年三月份臺灣東森新聞臺1001個故事欄目《白院裡的鄉愁味》中播出的臺灣最新網紅美食——縉雲燒餅的店,當時已然刷爆了臺灣眾多網友的朋友圈。經臺灣東森新聞臺等媒體報導後,縉雲燒餅在臺灣的知名度與期待值不斷攀升,劉思敏夫妻倆籌備正式開店,並於11月3日順利開張,主要銷售燒餅和小餛飩等縉雲名小吃。同時,劉思敏根據縉雲燒餅傳統工藝,並結合當地人的口味和食材要求,在菜乾豬肉招牌燒餅的基礎上,創新了黑胡椒洋蔥豬肉燒餅、三星蔥起司豬肉燒餅等九種不同口味燒餅,獲得了食客一致好評。
劉思敏老家在縉雲縣仙都街道鼎湖村,自2003年嫁到臺灣後,就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小超市。吃慣了縉雲美食的她,總想著能在臺灣找到家鄉的味道。2016年,縉雲縣臺辦舉辦了一次縉雲籍大陸配偶學燒餅的活動,劉思敏參加了縉雲燒餅培訓中心的免費培訓。原本在縉雲農村長大,又心靈手巧的她,短短8天時間就掌握了製作縉雲燒餅的技藝。為了能把家鄉的美味帶給家人朋友,劉思敏特地購置了一個縉雲燒餅桶帶回臺灣。
「一開始只是在家裡做給丈夫和孩子吃,鄰居們很新奇,也來嘗嘗,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劉思敏把縉雲燒餅的照片上傳到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沒想到引來臺灣各地網友們紛紛點讚留言,想來吃縉雲燒餅。2017年10月,劉思敏開始在網上接單, 「剛開始一個月只做一次,但想吃縉雲燒餅的人太多了,2018年5月開始一周做2天,每天做200多個燒餅。」
隨著縉雲縣與臺灣交流逐漸加深,兩岸活動不斷開展,兩岸美食文化也交融提升。在2019縉雲燒餅節現場,來自臺灣的屏東椰奶、網紅秋刀魚等系列美食參展,創造了5天銷售額50多萬元的佳績,參加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大典活動和兩岸農文旅融合發展論壇的臺灣來賓紛紛到燒餅節現場一品縉雲美食。劉思敏夫婦抓住臺灣的縉雲美食熱度,開出臺灣首家正宗縉雲燒餅店,在將縉雲美食帶給臺灣同胞的同時,更促進了兩岸美食文化交流,牽起濃濃兩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