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檢查:宮頸作為連接陰道和子宮的特殊門戶,是婦科檢查中非常重要的指標。然而很多人看到宮頸檢查情況及報告,都會被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囊腫等詞嚇得魂不附體。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1、宮頸糜爛:顧名思義宮頸「爛」了,其實不然。宮頸糜爛是宮頸柱狀上皮外移的一種表現,肉眼可見宮頸自內口向外呈紅色顆粒狀,根據面積不同分為Ⅰ度、Ⅱ度及Ⅲ度或者稱為輕度、中度及重度。
育齡期女性由於雌激素水平較高,會使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向外生長,看似「爛」了,其實這並不是疾病,而是正常宮頸的一種表現,無需治療,更不用擔心會發展為宮頸癌。
絕經後的女性,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大多數「糜爛」也會自行消失,使宮頸重新恢復往日的光潔。
但是!!!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或者有同房後的陰道出血等不適,這都可能是宮頸疾病的表現,建議到醫院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
2、宮頸肥大:宮頸較正常的大,但目前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通常是醫生通過肉眼觀察得出的結論。宮頸肥大的原因可能與炎症的慢性刺激有關,也可能是腺體深部有粘液瀦留形成囊腫,使宮頸表面看起來增大。只要排除宮頸病變,單純的宮頸肥大通常無需治療。
3、宮頸囊腫:乍一聽到有囊腫,都很擔心這個問題嚴重嗎?需要手術嗎?
其實,宮頸納氏囊腫是因為宮頸管腺體開口堵塞,導致分泌物瀦留而形成的囊腫。它是一種生理改變,並非疾病,不會自行消失,即便長得很大通常也不會造成不良後果,因此一般是不需要治療的。
總結: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囊腫都不是病,無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