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卓老闆聊科技獲取更多資訊!
巴黎遇襲,法國、美國都脫不了干係!
11月13日,ISIS在法國巴黎犯下的惡行對平民造成了無法修補的傷害。也令各國政要無比震驚。
人們把這次襲擊稱為「法國版9.11」。
從最初的恐慌、震驚到對巴黎的祈禱、祝福再到現在的客觀、冷靜,此次襲擊事件已經過去了3天,公眾的關注焦點也轉移到了更深的層面,如ISIS為什麼拿法國「開刀」?其他各大國將會如何應對此次ISIS的恐怖襲擊?今天,小編將在本文為大家整理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年初的《查理周刊》在社交網站用漫畫諷刺了ISIS領袖巴格達迪導致了「查理周刊事件」,法國強力鎮壓ISIS,宣布派出其唯一的航母前往中東參加新一輪打擊ISIS的行動。ISIS反抗鎮壓,發動暴亂,法國首當其衝。
法國是西歐擁有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隨著大量移民湧入,穆斯林人口大增。這些人因為信仰伊斯蘭主義難以融入法國社會,在法國的政治生活中身處邊緣,容易被極端宗教勢力蠱惑而與社會為敵。法國境內成為ISIS的嚴密組織行動的溫床。
面對國內日益增加的穆斯林人口,法國政府沒有及時採取政策處理宗教與政治的矛盾,拖延了解決穆斯林人口的教育和就業問題,忽視了國內宗教意識「覺醒」及激進化、極端化發展。
從《查理周刊》遭襲,到如今的巴黎連環恐怖襲擊,法國國內反恐戰線接連失守,法國政府工作不力。每一次暴亂行動都需要漫長而複雜的準備,然而在法國反恐氛圍最嚴厲的時期,情報部門竟一無所知,不得不說是政府嚴重失職。
次貸危機削弱了美國的全球霸權支撐能力,美國制定戰略計劃把全球資金引入美國。這個戰略計劃的實現需要一場動亂、一場戰爭。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是維持這場動亂的開始,此後打亂利比亞、敘利亞,都是這個戰略的體現,而中東動亂就是美國的戰略目的。只有中東動亂,富油國的資產才會尋找避險的地方,至少不會離開美國。而歐洲因為中東動亂近在咫尺,難以被作為避險地首選。取而代之,因為地理位置接近,數百萬難民湧向歐洲,影響歐洲治安,則是中東之亂的另外一個必然結果。
「查理周刊事件」後,法國民眾上街遊行……
法國派遣國內唯一的「戴樂高」號航空母艦強硬打擊ISIS組織。
法國政府下令禁止學校學生帶頭巾,違背了穆斯林信徒的宗教信仰,穆斯林學生們紛紛上街遊行反抗。
大多數穆斯林在法國生活條件差……
「
英國首相卡梅倫——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俄羅斯表示已準備好協助法國調查,總統普京向法國人民表示慰問及支持。「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會全力聲援法國應對事件。
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會和法國一同對抗恐怖分子。
「
美國總統歐巴馬指襲擊是針對無辜平民的無恥行為,不止針對巴黎,而是全世界,美國將與法國共同打擊,盡一切所能將恐怖分子繩之於法。
普京對付恐怖分子的經典言論:我們將到處追擊恐怖分子。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我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見上帝,在機場抓住就在機場擊斃,在廁所抓住就把他淹死在馬桶裡。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將得以解決。
美國參議員特德·克魯茲說,他們(ISIS)想回到過去,拒絕現代化,我認為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