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山市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0.2%,優良天數合計330天,同比上升11.3個百分點,是近4年來的最好水平。根據今年9月印發的《中山市空氣品質全面達標規劃》,2020年中山市優良天數比例順利達標。
不僅如此,在NO2(年均濃度目標是≤33微克/立方米,實際濃度25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濃度目標是≤32微克/立方米,實際濃度20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目標是≤48微克/立方米,實際濃度36微克/立方米)、O3(年統計濃度目標是≤160微克/立方米,實際濃度154微克/立方米)等各項具體指標上,中山空氣品質全面達標。
這不僅僅是對2020年空氣品質治理工作的總結,更是自2017年以來開展的「藍天保衛戰」的一份戰報。藍天白雲、清新空氣是城市發展質量的直觀例證。過去幾年時間裡,從建立監測體系到加強執法力度,中山在藍天保衛戰中形成了一套長效治理機制,讓全市空氣品質從治理提升到長久穩定邁出了一大步。
在汙染防治攻堅戰期間,中山藍天保衛戰呈現從大幅提升到攻堅克難的不斷深入推進態勢。
2018年,中山市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重點監測城市中排名第13位。這一年,中山全面部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出臺《中山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並將全市劃定為禁燃區。
2019年,在高溫氣候等影響造成珠三角區域臭氧超標等複雜情形下,中山環境空氣品質仍長期保持在全國重點監測城市前列。這一年,中山將狠抓臭氧超標作為工作重點,出臺了《中山市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措施方案》等針對季節汙染特徵、汙染過程實施精細化的管控。
2020年以來,中山共啟動9次汙染天氣管控工作,共出動超7萬多人次組織落實汙染天氣應對措施。根據中山市生態環境局最新公布數據,2020年中山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國重點監測城市排名第14,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3,O3(臭氧)改善幅度全省第2。這一年,中山空氣品質等級為優天數達211天,為近六年最好水平;空氣品質等級為優良天數合計330天,為近四年最好水平。PM2.5、PM10、NO2、SO2、CO年統計濃度五項指標均達到近六年最低。PM2.5年均濃度更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Ⅱ級標準。
來源:南方+
編輯:賴玉清
(本文旨在交流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