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們總在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感嘆,
總覺得要做些驚天動地的大事,
人生才顯得有意義。
但我們身邊有些平凡人,
他們不求榮華不求富貴,
卻將日子過得意義非凡,
他們就是「草金東路社區好人」。
成通公司工程師,
1998年響應「減員增效」退休賦閒。
可是21年來,
陳國民(鄰裡都叫他陳師傅)一點也不閒,
他不停的搞研發,
致力於小發明,
迄今已有6項實用新型專利,
榮獲國家專利證書,
還有一項發明專利正在審批中。
陳師傅今年1月拿到專利證書的「康養寶」(負氧離子器),
向小風扇一樣,
可讓全屋空氣清新。
他說,
今後主要應用於家庭。
陳國民的研發和發明主要聚焦環保領域,
比如,油煙淨化、空氣淨化、負氧離子等。
他的日常活動區間就是,
從「房間」到「人間」,
再從「人間」到「房間」,
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房間」搞研發,
「人間」搞監察。
只要看見汙染處理裝置,
他就按捺不住「探個究竟」,
使用壽命怎麼樣?
處理的效果好不好?
掌握數據後,
便一頭扎進他的房間,
閉門鑽研。
他說,
搞一個專利一般需要兩年時間。
一次,
陳國民到女兒家15樓頂上的幾個煙囪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帶著儀器去一一檢測空氣品質,
中午去一趟,
晚上去一趟,
每次檢測花半小時,
他連續檢測了15天。
陳國民說,
生活中他最高興的時候,
就是拿到專利證書的時候。
他每搞一個專利,
到會得到政府的鼓勵。
2013年前,
武侯區會補助他2000元,
成都市補助500元。
而他發明一個專利,
大概要花去直接成本8000元左右,
包括購買材料、加工、檢測等。
「這是我的愛好,
我喜歡動腦筋、動手」
陳國民高興地說,
他的6個專利已經賣出去5個了,
有的還成功申報成了成都市的環保項目。
文字│ 善策道
美編│ 草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