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手機後成功識破微信支付密碼?他做到了

2021-03-06 珠海公安

5月12日,葉先生到金灣分局三灶派出所報稱:其一部放置在宿舍內的手機被盜,後又發現其微信被他人改綁手機號碼,微信內6000元被轉走。

嫌疑人是如何得知葉先生手機微信的支付密碼的?

盜竊與微信轉帳的是否為同一人?

5月21日,派出所辦案民警在智慧新警務支持下,走訪現場調查監控錄像,確認了犯罪嫌疑人李某川(男,24歲,四川人)。

隨後,民警在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月堂村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經審訊,李某川承認了自己盜竊手機的犯罪行為,並供述其用葉先生微信轉帳6000元給自己的微信。

在盜竊了葉先生的手機後,李某川轉念一想每個人手機裡或多或少都會有錢款。

於是就用自己之前撿來的手機卡更改了葉先生微信帳號綁定的手機號碼,用多種方式來試圖轉帳。期間其還修改葉先生微信登錄密碼,妄想使他登陸不上微信,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

那微信支付密碼到底是如何得知的呢?

原來,李某川拿到手機後就想把手機裡的錢提出來,但其不知道密碼多次嘗試無效。

最後他在在登陸葉先生微信時,發現他的微信號裡剛好含有6位數字。於是李某川便試了一試,沒想到葉先生的微信支付密碼碰巧就是這6個數字,他便「順理成章」地微信零錢全部轉走。

小編以為這裡會有什麼「峰迴路轉」的故事,或是「耳目一新」的黑科技。原來這就是一場「瞎貓碰見死耗子」的情節,小編失望的表情裡還有一點點掩飾不住的尷尬.

希望大家都要引以為戒,除了要看顧好自己的貴重物品,也要注意保護好重要的信息。

相關焦點

  • 海口一男子機場撿到手機,竟猜中微信支付密碼!然而最後他想哭……
    機場停車場撿到手機,聰明的周某某猜中了這部手機的微信支付密碼,他先給母親充了50元話費,然後在京東上支付了1萬多元給自己買了一臺電腦、兩部手機。聰明反被聰明誤,案發後,海口市瓊山區人民法院判決周某某犯盜竊罪,免予刑事處罰。2016年11月22日,周某某在美蘭機場停車場撿到潘某某遺失的一部三星牌手機。次日6時許,周某某在自己家中猜中撿到手機的微信支付密碼。
  • 張掖某店店員撿手機後破解支付密碼「偷錢」!結果…
    近日,民樂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通過信息比對和分析研判,迅速偵破一起盜竊案件,追回受害人丟失手機一部及被盜現金4100元。2018年02月22日13時27分,縣局110指令:「楊某報稱,自己姑姑的手機放在榮昌超市貝因美育嬰店丟失,後發現手機微信紅包裡的4100元現金被盜,請求公安機關查處。
  • 成功竊取支付寶密碼,但這卻是小偷悲劇的開始…
    如果一個小偷,費盡心機偷了用戶的支付寶密碼,結果卻死活拿不走裡面的錢,這看得見吃不著的感受,該有多心塞呀!
  • 微信支付綁定銀行卡,方便也危險!
    李某銀行卡被盜刷很可能與綁定的微信有關。目前對於微信支付來講,在第一次綁定銀行卡的過程中,只需要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碼,在這個過程中再自己設置一個支付密碼就好了。(如下圖所示)等到下次再支付時 ,只需要輸入支付密碼就可以了。很多人會說,沒關係,即使微信被盜號也沒事啊,對方又不知道我的支付密碼。那我們來看看如果不知道支付密碼可不可以進行盜刷。
  • 手機密碼很重要,手機卡的PIN碼更重要!
    在近期警方偵破的案件中,首次出現新型的「二次盜竊」犯罪手法,即在盜竊案發後,團夥內的專業人員用被盜事主的手機、證件及銀行卡信息,冒用事主身份,將銀行卡綁定至事主的微信及支付寶(或新帳號後),通過這兩種支付手段對銀行卡內資金進行消費或轉帳,達到二次盜竊的目的。
  • 「不可思議」,明明設置了支付寶密碼,錢卻還是「不翼而飛」!
    趕緊打開手機看看沒有做到「這些」您的支付錢包可能也有危險近日,新昌縣澄潭鎮的黃阿姨報警稱,放在店裡的手機被偷了,而且支付寶裡的錢也被轉走了,黃阿姨看了店裡的監控,發現是來店裡吃飯的一男一女趁黃阿姨不注意,把黃阿姨的手機偷走了,但是設置了密碼的支付寶,錢怎麼會「不翼而飛」呢?
  • 因為這個疏忽,保姆猜出東家微信密碼,輕鬆轉走6萬塊!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把萬女士嚇了一跳:短短一段時間裡,自己的微信帳戶中竟已分多次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轉帳支出,累計超過6萬元!警方調查後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家中和她朝夕相處了四年的住家保姆。可這保姆是如何知道萬女士的微信支付密碼的呢?接到報警後,民警即刻趕往現場,當場將涉事保姆鍾某抓獲。
  • 手機SIM卡密碼設置教程來了!拿走不謝
    針對近日引發社會關注的手機失竊事件,工信部官方微信公眾號10月19日發文,提醒相關單位、企業和個人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據了解,用戶手機被盜後未及時掛失電話卡,給不法分子留下了鑽空子的空間,最終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 手機SIM卡密碼設置教程來了!拿走不謝
    針對近日引發社會關注的手機失竊事件,工信部官方微信公眾號10月19日發文,提醒相關單位、企業和個人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據了解,用戶手機被盜後未及時掛失電話卡,給不法分子留下了鑽空子的空間,最終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 得紅包先提供支付密碼?貴州14歲女孩智鬥詐騙犯…騙子懵了
    小林:他讓我發微信號、微信密碼和驗證碼給他,他好登上我們的微信號上面投票,因為只有他們官方登錄後才投得了。對方告訴小林,想要拿到這888元的紅包,就要按照對方的要求完成投票操作,不僅要提供自己的微信登錄密碼,還要提供收到的驗證碼和支付密碼。小林:之後我想登自己微信號的時候就登不進去了,就發現他改密碼了,還要綁定我的手機號。這時,小林就感覺有些不對勁了,特別是對方發現她微信綁定的銀行卡沒錢後所採取的行為,更讓她產生了懷疑。
  • 手機掉了後,微信錢包裡的錢會被盜麼?專家:設置sim卡密碼更重要
    近日,一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手機被盜,不法分子通過手機上的App,竊取他的個人信息,進而申請網貸,造成財產損失。
  • 明天起,網購火車票可以微信支付啦!攻略一併奉上
    這是在引入網際網路訂餐、取消異地售票手續費、推出高鐵「接續換乘」「自主選座」功能後,鐵路部門實施的又一便民服務新舉措。據了解,此前旅客通過12306網站或手機客戶端購票,支付渠道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聯、中鐵銀通卡及支付寶等。
  • 手機拿去維修後,行動支付平臺上竟出現2萬借貸
    近日,廣州從化警方在深入推進「十大攻堅戰」和「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偵破2起網絡盜竊案,共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警方提醒,要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機,儘量不要把手機給別人,借出、維修手機的時候不能讓手機離開自己視線。
  • 【微案例】上海公安偵破利用行動支付盜刷信用卡詐騙案
    犯罪團夥利用上述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和掃碼黑客軟體,攻擊行動支付平臺資料庫,非法獲取平臺用戶的帳號、登錄密碼甚至支付密碼等信息。  隨後,以徐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利用上述信息成功登錄行動支付通道的手機app,在線上商店,通過電商平臺的掃描二維碼結算功能,瘋狂購買各類易變現商品,如:電子數碼產品、充值卡、景點門票等。
  • 失主丟手機後開啟鎖定 騙子用釣魚網站竊解鎖密碼
    溫州網訊 「我的『蘋果』手機丟失後,有騙子設局竊取我的『蘋果』ID和密碼。」昨天,市民林先生講了他遭遇的一件鬱悶事。其中詳情,且聽老師伯道來。  蹊蹺  丟手機後竟收到「Apple通知」  一周前,林先生將一部iPhone6 Plus丟在市區一輛計程車上,「剛開始手機還能打通,隨後就被人關機了。」
  • 騙子盯上了微信 有手機號就能盜走你的錢 (讓你毫無戒心)
    >>要你的手機號碼如果你突然接到一個朋友的微信,說他的手機通訊錄沒有了,手機號碼什麼都沒有了,請把你的手機號碼發給他,你可能毫無警惕心的就發了過去。接著,他又要求你把剛剛手機上收到的驗證碼發過去,因為登錄微信需要好友的驗證。如果你再繼續聽話地發過去,那麼,危險可能已經產生。
  • 福州人手機付款注意了!有人能隔空盜走你的錢,警察都中招!
    近日,上海黃浦警方抓獲一名隔空盜刷付款碼的犯罪嫌疑人他交代自己的作案過程稱「等(受害者)反應過來後,他也不知道是誰了」付款成功的嘀聲響後微信的消費提示讓王小姐傻了眼一盒青團怎麼可能賣980元?真相竟然是……一名移動營業廳業務員在幫客戶辦理手機業務之機,多次登陸客戶手機微信軟體,以微信掃碼支付的方式轉帳到自己的「微信錢包」。記者從廣州黃埔法院微信公眾號獲悉,涉案業務員因犯盜竊罪被黃埔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 聽到客戶說「動態密碼」 他大喝「別說!」
    聽到客戶說「動態密碼」,保安大喝阻止  交行鎮江朱方路支行行長巫曉晶告訴記者,9月29日傍晚5時45分,支行營業結束,行內保安王軍在大門口進行班後巡查,等候接包車的到來當他走到支行自助區時,看到一名男客戶正在焦急地打電話,還說到「動態密碼」四字。  「『動態密碼』怎麼能電話中告訴別人?」有著高度警惕性的王軍,當即一個健步衝到自助區內,同時大喊一聲:「你的動態密碼,不能告訴任何人!」而正是這一喊,接聽電話的男子一愣神,王軍成功阻止了其將「動態密碼」告知陌生人。  該男子就是客戶阿元。
  • 撿到手機起貪念,男子破密轉帳終被永豐警方抓獲(內附警花說手機支付安全指南)
    2019年3月25日,肖大哥來到永豐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報警稱,3月24日14時許,他在工地做事時不慎將手機丟失,當日19時許補卡登錄微信後發現,微信零錢裡面的錢被人在一分鐘內分三次轉走了,共計3800元。接報後,民警立即展開調查。
  • 【提醒】光有開機密碼不夠,手機卡這個碼一定要設!否則後果很嚴重!
    在近期警方偵破的案件中,首次出現新型的「二次盜竊」犯罪手法,即在盜竊案發後,團夥內的專業人員用被盜事主的手機、證件及銀行卡信息,冒用事主身份,將銀行卡綁定至事主的微信及支付寶(或新帳號後),通過這兩種支付手段對銀行卡內資金進行消費或轉帳,達到二次盜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