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嗓門喊得響響的,這可不是什麼鄰裡不和與人爭執吵架發生時的情景,是現實版的為公益事業默默奉獻的公交司乘人員,每天做著這樣往復專一的動作。
11月1日周末休息,我搭乘了峰峰開往邯鄲公交車,有幸坐在了車廂的最前排,和司機、乘務員僅一座之隔。看到司機師傅一路上瞪著眼睛、不接打電話、不和乘客搭訕聚精會神開車的樣子,乘務員大聲不停的報站、提醒乘客坐穩扶好,心中一種對公益事業的敬意油然而生。無心觀賞路邊美麗的風景,細細留意起站牌、路口,150裡路程中有60多個站牌、100多個岔口,電動車人流穿梭不斷,不允許絲毫的疏忽和走神,車輛也好像時刻經歷著與事故擦肩而過,心也總是在嗓子眼裡懸吊著。
一路上我也不敢和他們說話,就連打電話也變得輕聲輕語,生怕打擾了他們專一的眼神,待路遇紅燈時向乘務員詢問了一些情況,說道:「當乘務員就得有一副大嗓門,這樣,乘客才能聽得清,不發生載客過站的事情,」忙中偷閒地接著向司機師傅了解一下開車的感受,他說:「幹公益事業講的就是奉獻,說實在的,別看我現在倍精神的,回到家身子骨就像散了架似的,有時飯都沒吃飽,上下眼皮就打起架來了。」
要不是一路親眼目睹,我一直認為司乘工種是個很享受的職業,這趟邯鄲之旅改變了我對他(她)們的看法,激起了我對公交事業的敬慕,下車時,只看到了他們的車牌號是7707,在這裡為他們點zan
(作者 陳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