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校園 11月3日,中國人民大學秋季就業雙選會上,兩位女同學正在一個攤位前準備投遞簡歷。
網新社 段經琨
一期的照片,天南海北、校園內外匯集到一起,有一種他生活在遠方,她活在別處的感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抱著對遠方的憧憬,容易對現實生活厭倦而不屑。
不要假裝生活在別處,你就活在這裡,活在此時此刻。
臺灣 當天去圍觀臺大學生針對某節目錄製借用臺大操場的抗議活動,我被洶湧的人群裹挾,緊張地按下一次次快門。活動結束後,我離開操場,在下一個轉角邂逅了照片上的這一幕。還好,這世界很大,有你想逃離的地方,也能找到讓你安心的地方。
網新社 楊欣悅
人大校園 女孩拿著相機站在樹下,路燈像是樹上種著的太陽。
網新社 任爍伊
北京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湖上升明月,大家一起拍。
網新社 梅可
北京 一個轉角。
網新社 李幸宜
北京 10月31日晚9點,剛剛下班的上班族們正要穿過馬路湧入西二旗地鐵站。
網新社 段經琨
愛爾蘭都柏林 萬聖節遊行隊伍中的小丑。在人群中與他對視一眼,就足以被嚇的心怦怦直跳。
網新社 洪心宇
北京展覽館 參觀者觀看城市沙盤模型。
網新社 段博仁
人大校園 11月4日與5日晚6點的天空。
網新社 黃嘉煒
臺灣高雄 臺灣的街頭藝人十分常見,男女老少都在其列。在我看來,他們並不指著這個掙錢,而是與大家分享自己喜歡做的事,同時也給自己一個展示的平臺。秉著這樣一種分享和展示自我的心態,沒有人會對你手中的相機牴觸或抗拒。圖為演奏完畢對相機羞澀微笑的女孩。
網新社 楊欣悅
人大校園 教二草坪大好的秋日午後就應該用來和貓一起虛度。
網新社 楊瑾
人大校園 品六走廊盡頭,戴著耳機看書所以沒察覺到快門聲的女孩子。
網新社 沈忱
上期讀者投出的最喜歡的照片
北京 踮起腳和女神肩並肩。
網新社 李幸宜
請您將您的影像和故事
發至 rucwxs@ruc.edu.cn
同時請告訴我們拍攝的時間、地點並附上必要的圖片說明
期待您的投稿!
■攝影:網新社 and 網新社的朋友們
■編輯:程希文 段經琨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翻錄必究-
聯繫我們、歡迎投稿:rucwxs@ruc.edu.cn